ICS 67.230
CCS X 10
4502
柳州市 地方标准
DB4502/T 0027—2022
柳州螺蛳粉生产消毒杀菌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Liuzhou Luosifen
2022 - 04 - 08发布 2022 - 04 - 20实施
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02/T 0027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科技大学、柳州市螺蛳粉协会、柳州市标准技术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肇庆
学院、广西生态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市紫荆花食品有限公司、广西觉味之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广电计
量检测(南宁)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艳、程昊、唐婷范、 张帅、黄文艺、黄彩幸、 干莉娜、 莫春燕、唐文斌、
唐德江、徐超莲、唐机文、陈一帆、黄小佳、黄雯娴、全昭欢 、肖艳、邹克坚 。
DB4502/T 0027 —2022
1
柳州螺蛳粉生产消毒杀菌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柳州螺蛳粉生产过程中的车间环境消毒、设施设备和工器具消毒、人员消毒、包装材
料杀菌、产品杀菌以及消毒杀菌记录、监督、效果评估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柳州螺蛳粉生产的消毒杀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
GB 27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蛋与蛋制品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101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4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
GB 1493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
GB 15981 消毒与杀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GB 28232 臭氧消毒器卫生要求
GB 50687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
DBS45/ 03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柳州螺蛳粉
3 术语和定义
GB 14881、 DBS45/ 03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车间环境消毒
4.1 生产结束后的 车间应进行全面清洁,地面及墙面应使用洗涤剂清洗干净,选用适宜的消毒剂并按
照产品说明采用擦拭、喷淋等方式进行消毒,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 GB 14930.1、 GB 14930.2 的相关
规定。生产前和结束后对车间(尤其是原料预处理间、热加工间、制粉间、冷却间、内包装间等)空间
环境进行臭氧消毒或紫外线消毒,也可采用两种方式交叉或者同时进行 。
DB4502/T 0027 —2022
2 4.2 采用臭氧消毒 时,应符合 GB 28232的相关规定,臭氧浓度≥20 mg/m3,作用时间≥ 30 min。消毒期间
工作人员不应 停留在车间, 消毒结束后,待臭氧浓度降低至 0.16 mg/m3 以下,方能进入车间操作。
4.3 采用紫外线消毒 时,应符合 GB 15981的相关规定,紫外杀菌按照紫外线灯波长 200 nm~ 275 nm、功
率≥1.5 W/m3设置,悬挂高度以距离地面 2 m以内为宜, 作用时间 ≥30 min,消毒期间工作人员 不应停
留在车间,紫外线消毒后 30 min~ 60 min方能进入车间操作。
4.4 内包装间清洁作业区应达到 GB 50687 中洁净用房等级Ⅲ级的要求。
4.5 臭氧和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应急处理设备,包括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防护镜、手套、口罩等,发生安全事故应迅速将伤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并立即就医。
5 设施设备和工器具消毒
5.1 生产结束后,设施设备、工器具、食品接触面(工作台面、传送带等),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按照企业制定的消毒频率,选用含氯消毒剂或 75%的乙醇(或其他适用消毒剂),按照产品说明采用
擦拭、喷淋等方式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洗净残留液。
5.2 输送物料的管道也可采用 85 ℃以上热水冲洗干净,或使用原位在线清洗系统( CIP)进行清洗消
毒。
5.3 冷却间、半成品贮存间和内包装间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应≤ 20 CFU/cm2,并不得检出致病菌。依据
GB 4789.2 、GB 4789.3、 GB 4789.4、 GB 4789.10、 GB 4789.15 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
6 人员消毒
6.1 操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应对手部进行清洗和消毒。手部清洗采用洗手液, 搓揉15 s以上后清水冲洗
干净,手部消毒可采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 消毒30 s以上,或其他有效的消毒方式。内包装等关键操
作人员每隔 2 h 进行手部消毒一次。
6.2 工作鞋靴应定期清洗消毒。进入车间应更换工作专用鞋靴,或使用一次性鞋套。必要时可设置消
毒池对鞋靴进行消毒,消毒液每隔 4 h更换或污浊时更换。
6.3 工作服、工作帽应保持清洁卫生, 应建立员工的工作服清洗、 消毒烘干间, 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7 包装材料杀菌
产品的内包装材料使用前应进行紫外或臭氧消毒杀菌处理,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
整齐有序摆放,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 10 cm以上堆放,紫外杀菌按照紫外线灯波
长200 nm~ 275 nm、功率≥1.5 W/m3设置,悬挂高度以距离地面 2 m以内为宜,作用时间≥ 60 min。臭氧
杀菌采用气体消毒法 (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 包装材料的臭氧处理浓度≥60 mg/m3,相对湿度≥ 70%,
处理时间≥ 60 min,同时做好消毒记录。
8 产品杀菌
8.1 干制米粉杀菌
干制米粉生产过程中,应 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或其他适宜方式 对产品进行杀菌,杀菌后应 及时进行密
封包装。
DB4502/T 0027 —2022
3 8.2 汤(配)料包杀菌
有后杀菌要求的,应严格按工艺要求控制好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 汤(配)料包采用的杀菌方式、
温度和时间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汤(配)料包采用的杀菌方式、温度和时间
汤(配)料包 杀菌方式a
温度
℃ 时间
min
螺蛳肉汤料包 高温杀菌 ≥121 15~30
肉制品、蛋制品、动物性水
产制品配料包 高温杀菌 ≥121 15~30
酸笋配料包 巴氏杀菌 85~95 15~30
a 汤(配)料包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杀菌方式,其他料包的杀菌方式也可参照执行。
9 消毒杀菌记录、监督、效果评估要求
9.1 消毒产品的采购、贮存与领用管理应符合 GB 14881 的相关规定。
9.2 生产人员应按照规定操作,如实对日常消毒杀菌过程进行记录。
9.3 品控人员应对日常消毒杀菌过程进行监督、确认,并定期对消毒杀菌效果进行评估,其微生物监
控要求应符合表 2和表3的规定。
表2 产品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要求
监控项目 建议取样点a 建议监控微生物b 建议监控频率c 建议监控指标限值
环境
的微
生物
监控 产品接触表面 产品加工人员的手部、
工作服、手套、输送管道、
工器具及其他直接接触食
品的设备表面 菌落总数、大肠
菌群等 验证清洁效果应
在清洁消毒之后, 其
他可每周、 每两周或
每月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
定监控指标限值
与产品或产品接触
表面邻近的接触表面 设备外表面、支架表面、
控制面板、零件车等接触表
面 菌落总数、大肠
菌群等 每两周或每月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
定监控指标限值
加工区域内的环境
空气 靠近裸露产品的位置 菌落总数、酵
母、霉菌等 每周、每两周或
每月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
定监控指标限值
过程产品的微生物监控 加工环节中微生物水平
可能发生变化且会影响产
品安全性和 (或)品质的过
程产品 霉菌、菌落总
数、大肠菌群等 开班第一时间生
产的产品及之后连
续生产过程中每周
(或每两周或每月)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
的规定,其他要求应符合
DBS45/ 034的相关规定
a可根据产品特性以及加工过程实际情况选择取样点。
b 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卫生指示微生物实施监控。
c 可根据具体取样点的风险确定监控频率。
DB4502-T 0027-2022 柳州螺蛳粉生产消毒杀菌规范 柳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8 17:30:1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