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59.080.30
W 13
团体标准
T/ZZB 1590—2020
棉弹力双层本色布
Cotton double -deck elastic grey fabric
2020 - 04 - 30发布 2020 - 05 - 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T/ZZB 1590—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本要求 .......................................................................... 1
4 技术要求 .......................................................................... 2
5 试验方法 .......................................................................... 3
6 检验规则 .......................................................................... 3
7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4
8 质量承诺 .......................................................................... 5
T/ZZB 1590—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立马云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排名 不分先后) :浙江腾马纺织有限公司、兰溪市永新织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树根、傅卫林、胡仁杰、何波、施昕辉、刘芙蓉、王锡忠、赵小威、方顺清、
杨一。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茅明华。
本标准由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590—2020
1 棉弹力双层本色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弹力双层本色布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经纱为全棉纱、纬纱为棉弹力包芯纱的双层本色布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98—2018 棉本色纱线
GB/T 2910 (所有部分)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 3917.1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 的测定
GB/T 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GB/T 4666 纺织品 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9862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 01034 ―2008 纺织品 机织物拉伸弹性试验方法
FZ/T 01057 (所有部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095 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 01101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测定 物理法
FZ/T 10006 本色布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检验方法 FZ/T 10009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标志与包装
FZ/T 12010 ―2011 棉氨纶包芯本色纱
FZ/T 13042 ―2017 棉双层本色布
3 基本要求
3.1 研发设计
3.1.1 采用计算机辅助(CAD )等软件进行织物组织结构设计,配备试样设备。
3.1.2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开发新产品。
3.2 原材料
3.2.1 采用的棉纱线应达到 GB/T 398—2018 一等品及以上技术要求。
3.2.2 采用的弹力纱应达到 GB/T 12010—2018 一等品及以上技术要求。
3.2.3 采用以淀粉为主的复配浆料,不含 PVA。
T/ZZB 1590—2020
2 3.3 工艺装备
3.3.1 采用自动络筒机、高速整经机、高性能浆纱机、全自动穿经机等准备设备。
3.3.2 采用电子开口高速多臂喷气织机,配置机外大卷装,具有织造、检验一体化功能。
3.4 检验检测
3.4.1 应配置纱线断裂强力、捻度、条干均匀度、线密度项目的检测仪器并开展检测。
3.4.2 应配置成品撕破强力、断裂强力、定负荷弹性伸长率、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外
观质量项目的检测仪器并开展检测。
4 技术要求
4.1 内在质量
内在质量要求按表1 规定。
表1 内在质量要求
项目 要求
纤维含量允差
% 按GB/T 29862 执行
撕破强力
N ≥ 经向 20
纬向 15
断裂强力
N ≥ 经向 650
纬向 520
密度偏差率(经纬向)
% ±1.0
纬向定负荷弹性伸长率
% ≥ 10
幅宽偏差率
% ±1.0
棉结杂质疵点格率
% ≤ 25
棉结疵点格率
% ≤ 4
4.2 外观质量
4.2.1 每匹布的布面疵点允许评分数为不高于 16分/100 m2。
4.2.2 每匹布的总评分按式(1 )计算,计算结果按 GB/T 8170 修约到个位数。
W LaA××=100……………………………………………( 1)
式中:
A——100 m2布总评分,单位为分/100 m2;
a——匹长疵点累计评分数,单位为分;
T/ZZB 1590—2020
3 L——匹长,单位为米(m );
W——幅宽,单位为米(m )。
4.2.3 布面疵点评分, 布面疵点评分规定按 FZ/T 13042 ―2017第4.4.2~4.4.6条执行。
5 试验方法
5.1 内在质量检验
5.1.1 纤维含量的测试按 GB/T 2910(所有部分)、FZ/ T 01057、 FZ/T 01095、 FZ/T 01101 执行。
5.1.2 撕破强力的测试按 GB/T 3917.1 执行。
5.1.3 断裂强力的测试按 GB/T 3923.1 执行。
5.1.4 密度的测试按 GB/T 4668 执行。
5.1.5 纬向定负荷弹性伸长率的测试按 FZ/T 01034 ―2008执行,定负荷为 30 N。
5.1.6 幅宽的测试按 GB/T 4666 执行。
5.1.7 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的测试按 FZ/T 10006 执行。
5.2 外观质量检验
5.2.1 用验布机进行坯布检验时,采用日光型光源,光源与布面距离 1 m~1.2 m,照度不低于 750 lx。
验布机上的验布板角度为 45°,验布机速度为 15 m/min~20 m/min。
5.2.2 用台板检验时,布段(匹)应平摊桌面上,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逐幅展开,速度控制
在3 m/min~5 m/min。采用日光型光源,光源距桌面 0.8 m~1 m,照度不低于 600 lx。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组批
以同一品种、规格、工艺为同一检验批,当同一检验批数量很大,需分期、分批交货时,可以适当
再分批,分别检验。
6.3 出厂检验
6.3.1 出厂检验在产品生产完毕交货前进行。
6.3.2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的撕破强力、断裂强力、纬向定负荷弹性伸长率、棉结杂质疵点格率、
棉结疵点格率、外观质量项目。
6.4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包含第 4章技术要求里所有项目。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正式生产后,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正常生产时,每一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c) 停产三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T/ZZB 1590—2020
4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
T-ZZB 1590—2020 棉弹力双层本色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5: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