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59.120.40
CCS W 92
T/ZZB 2646—2022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2022 - 03 - 28发布 2022 - 04 - 28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 准
T/ZZB 2646—2022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结构组成及使用条件 ................................ ................................ 1
5 基本要求 ................................ ................................ .......... 2
6 技术要求 ................................ ................................ .......... 2
7 试验方法 ................................ ................................ .......... 6
8 检验规则 ................................ ................................ .......... 8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10
10 质量承诺 ................................ ................................ ........ 10
T/ZZB 2646—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志发、赵梦培、胡军 祥、张众杰、王博平、宋赛赛、彭来湖、邵洪、董晨晨、
黄桅。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阮建国。
本文件由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T/ZZB 2646—2022
1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 结构组成 及使用条件、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单 /双面圆纬机、电脑提花圆纬机等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以下简称数控系统)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5226.1 —2019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6439 —2009 交流伺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935.1 —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21067 —2007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电磁兼容 通用抗扰度要求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FZ/T 99016 —2013 纺织机械电气控制系统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
FZ/T 99017 纺织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绝缘电阻试验规范
FZ/T 99018 纺织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耐压试验规范
FZ/T 99020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FZ/T 90054 纺织机械仪器仪表产品包装
FZ/T 90089.1 纺织机械铭牌 第1部分: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
FZ/T 90089.2 纺织机械铭牌 第2部分:内容
3 术语和定义
FZ/T 99020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结构组成及使用条件
4.1 结构组成
数控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驱动部件(电磁开关 /阀、电机、选针器)、检测器件(编码器、接近
开关)等单元(或部件)组成。
T/ZZB 2646—2022
2 4.2 使用条件
4.2.1 环境条件
4.2.1.1 温度:0 ℃~40 ℃。
4.2.1.2 相对湿度: 10 %~85 %。
4.2.1.3 海拔:不超过 1 000 m。
4.2.1.4 环境:无腐蚀性气体。
4.2.2 工作电源
4.2.2.1 电压:AC 220 V±22 V或AC 380 V±38 V。
4.2.2.2 频率:50 Hz±1 Hz。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5.1.1 应具有对数控系统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
5.1.2 应具有对数控系统电路进行模拟仿真验证的能力。
5.2 材料与零部件
5.2.1 电子元器件的 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GB/T 26572 的要求。
5.2.2 开关电源的泄漏电流应小于 10 mA。
5.2.3 编码器及圈同步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应达到 IP65。
5.3 工艺与装备
5.3.1 应具有专用自动装配流水线。
5.3.2 数控系统主板应 采用高温老化工艺。
5.4 检验检测
5.4.1 应配备高低温试验箱、振动测试台、盐雾试验箱,对编码器、开关电源及传感器等关键零
部件进行高低温、振动及盐雾检验检 测。
5.4.2 应开展数控系统的高低温、振动、电气安全项目的检验检测。
6 技术要求
6.1 功能
6.1.1 适应性
6.1.1.1 应适配针织圆纬机 的电子提花、电子卷取、伺服送纱、安全报警功能,根据需要可选配电机
调密、电子换纱、针筒无极调速功能。
6.1.1.2 应具备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
6.1.2 输入和输出
T/ZZB 2646—2022
3 应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具备数据传输接口,如: USB接口、以太网络接口、无线网络接口 ,用以数
据文件的传 输及远程控制 。
6.1.3 花型存储
花型存储空间应不少于 256 M字节,存储花型信息应包含基本的花样信息、动作信息。
6.1.4 花型处理
花型文件应能根据生产需要调取和编辑。
6.1.5 参数设定
应能对总针数、编码脉冲数、提花总路数、选针器刀数、选针器位置等系统参数,以及总圈数、针
筒运转速度、卷取速度等工作参数进行设置或在线修改,并具有权限分级设置功能。
6.1.6 自测试
应具备对受控对象进行开机系统检测及运行过程自动监测的功能 。
6.1.7 断电记忆
外部供电系统发生断电或故障时,数控系统具备实时参数自动保存功能;供电恢复后,应能对当前
花型进行续织。
6.1.8 报警和保护
对圆纬机的急停、断纱、安全门、欠气压、缺油、撞针、漏针、过压或欠压、过热等故障应能自动
报警及保护停车。
6.2 控制
6.2.1 选针
应具有与电子选针器相匹配的驱动接口,根据花型数据 驱动对应织针到达相应位置。应能和三角系
统配合,实现成圈、集圈、浮线、移圈等针法控制。
6.2.2 针筒运转
应具有驱动针筒转动的电机控制接口。控制接口应具备速度和使能两类控制信号。
6.2.3 送纱
应具备1~6路驱动送纱盘的电机控制接口。控制接口应具备速度或位置控制信号和使能控制信号。
6.2.4 压针调密
根据成圈机构路数和压针控制需求,应具备与之相当数量的压针调密电机或气动控制接口,实现压
针行程定位,细分度应可调。
6.2.5 换纱、剪纱
根据进纱路数和换纱控制需求,应具备与之数量匹配的电子控制接口;并根据花型设定针位自动控
制驱动装置动作,实现自
T-ZZB 2646—2022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3: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