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99
CCS B 20
团 体 标 准
T / N A I A 0 2 6 —2 0 2 1T/ NAIA 0117-2022
玉米及其产品中11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Determination of 11 mycotoxins in maize and its products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2022-04-27发布 2022-05-01实施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发 布
发布TB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 农作物研究
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赵子丹、李彩虹、王永宏、葛谦、石磊、张维军、牛艳、吴燕、张
艳、赵健、赵如浪、何进尚、孙鹏飞。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玉米及其产品 中11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及其产品中 伏马毒素 B1(FB1)、伏马毒素 B2(FB2)、伏马毒素 B3(FB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3-ADON) 、15-乙酰脱氧雪腐镰
刀菌烯醇 (15-ADON) 、玉米赤霉烯酮 (ZEN)、赭曲霉毒素 A(OTA)、T-2毒素 (T-2)、黄曲霉毒
素B1(AFB1) 、黄曲霉毒素 B2(AFB2) 共11种真菌毒素测定的液相色谱 -质谱 /质谱分析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及其产品中 伏马毒素 B1、伏马毒素 B2、伏马毒素 B3,脱氧雪腐镰
刀菌烯醇、 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赭
曲霉毒素 A、T-2毒素、黄曲霉毒素 B1、黄曲霉毒素 B2共11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无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试样用乙腈溶液提取 ,提取液经混合净化材料分散净化 ,取适量上清液经氮气吹干后乙
腈溶液定容,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
5 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符合 GB/T 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5.1 乙腈( CH 3CN):色谱纯。
5.2 甲醇( CH 4O):色谱纯。
5.3 甲酸(CH 2O2):色谱纯。
5.4 乙酸铵( CH 3COONH 4):色谱纯。
5.5 氯化钠( NaCL):分析纯。
5.6 硫酸镁( MgSO 4):分析纯。
5.7 柠檬酸钠( C6H5Na3O7):分析纯。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5.8 混合净化材料: 氯化钠 1.5g,硫酸镁 3.5g,柠檬酸钠 1.0g。
5.9 乙腈溶液( 80+20,体积比): 量取 20 mL水加入 80 mL乙腈中,混匀。
5.10 乙腈溶液( 50+50,体积比): 量取 50 mL水加入 50 mL乙腈中,混匀。
5.11 乙酸铵 -甲酸水溶液( 2 mmol/L):称取 0.1542 g乙酸铵, 用0.1%甲酸水溶液溶解并
稀释至 1000 mL,摇匀。
5.12 0.1%甲酸甲醇溶液(体积分数)。
5.13 毒素标准品: 伏马毒素 B1(CAS号116355-83-0 ,纯度≥ 98 %)、伏马毒素 B2(CAS
号116355-84-1 ,纯度≥ 97.9 %)、伏马毒素 B3(CAS号136379-59-4 ,纯度≥ 98.5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CAS号51481-10-8 ,纯度≥ 99.38 %)、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CAS号50722-38-8 ,纯度≥ 99.0 %)、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CAS号88337-96-6 ,
纯度≥ 99.8 %)、玉米赤霉烯酮 (CAS号17924-92-4 ,纯度≥ 99.7 %)、赭曲霉毒素 A(CAS
号303-47-9,纯度≥ 99.0 %)、T-2毒素( CAS号21259-20-1 ,纯度≥ 96.55 %)、黄曲霉毒
素B1(CAS号1162-65-8 ,纯度≥ 99.0 %)、黄曲霉毒素 B2(CAS号7220-81-7 ,纯度≥
99.0 %)。
5.14 标准溶液配制 :根据需要分别吸 取适量 11种真菌毒素标准溶液 ,用乙腈稀释成 10 mg/L
混合标准溶液, -18 ℃下保存。
6 仪器与设备
6.1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 ESI)。
6.2 分析天平: 感量 0.01 g和0.0001 g。
6.3 高速万能粉碎机: 10000 r/min。
6.4 振荡器。
6.5 离心机: 4000 r/min。
6.6 涡旋混合器。
6.7 氮吹仪。
6.8 离心管: 50 mL,塑料。
6.9 滤膜: 0.22 μm,有机相。
7 分析步骤
7.1 试样的制备
试样于 -18 ℃冷冻冰箱中保存 。试验时将试样取出 ,经高速万能粉碎机粉碎 ,置于样品
袋中, -18 ℃冷冻备用。
7.2 试样提取与净化
称取试样 2.00 g(精确至 0.01 g)于50 mL离心管, 加入 20.00 mL提取液( 5.9),振
荡提取 40 min,加入混合净化材料( 5.8),振摇约 1 min,于4000 r/min离心 5 min,吸取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00 mL上清液于 15 mL离心管中 ,经氮气吹干后 ,用1.00mL 定容液(5.10)溶解,涡旋 30
s,过0.22 μm滤膜后,上机测定。
7.3 测定
7.3.1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a)色谱柱: T3柱, 2.1 mm(内径) ×100 mm,粒径 1.8 μm,或相当者。
b)流动相: A相为乙酸铵 -甲酸水溶液( 5.11), B相为甲酸甲醇溶液( 5.12),流动
相梯度条件见表 1;
c)流速: 0.4 mL/min;
d)柱温: 40 ℃;
e)进样量: 2 μL。
表1 流动相及其梯度条件( VA+VB)
时间
min VA
% VB
%
0 90 10
1.0 85 15
2.0 80 20
6.0 40 60
10.0 17 83
11.0 90 10
13.0 90 10
7.3.2 质谱参考条件
a)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
b)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和负离子扫描。
c)离子源喷雾电压: 正离子模式 5500 V、负离子模式 4500 V。
d)离子源温度: 550 ℃。
e)雾化气、气帘气、碰撞气、辅助加热气均为高纯氮气,使用前应调节各气体流量以
使质谱灵敏度达到检测要求。
f)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 参数详见表 2、表3。
表2 ESI+监测模式分析参数
名称 保留时间
min 定性离子对
m/z 定量离子对
m/z 碰撞能量
V
伏马毒素 FB1 8.73 722.4/334.4
722.4/352.4 722.4/334.4 54
5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伏马毒素 FB2 10.03 706.4/336.51
706.4/318.61 706.4/336.51 50
54
伏马毒素 FB3 9.46 706.4/336.50
706.4/318.60 706.4/336.50 50
5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4.26 297.1/249.1
297.1/203.2 297.1/249.1 16
21
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
烯醇 6.42 339.2/203.2
339.2/231.1 339.2/203.2 21
18
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
菌烯醇 6.41 339.3/321.2
339.3/137.1 339.3/321.2 12
19
黄曲霉毒素 B1 7.74 313.1/285.1
313.1/241.1 313.1/285.1 33
50
黄曲霉毒素 B2 7.50 315.1/287.1
315.1/259.1 315.1/287.1 35
40
T-2毒素 9.39 484.2/305.1
484.2/245.1 484.2/305.1 19
19
表3 ESI-监测模式分析参数
名称 保留时间
min 定性离子对
m/z 定量离子对
m/z 碰撞能量
V
玉米赤霉烯酮 10.02
T-NAIA 0117—2022 玉米及其产品中11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09:57: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