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UDC.621.385. 832 L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011-92 阴极射线管X射线辐射测试方法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X-radiation for cathode-ray tubes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专用,此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s://stdl.samr.gov.cn 1992-12-17发布 1993-06-09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阴极射线管X射线辐射测试方法 GB/T 14011--92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X-radiation for cathode-ray tub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射线管X射线辐射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阴极射线管X射线辐射的测试。 2术语 假想机箱 廓所规定的参考面。 探测器 对辐射灵敏的探测体。 探测窗孔 探测器的照射灵敏体的横截面。 本底辐射 被测管未工作时,被测部位所存在的辐射。 3测试系统 3.1探测仪器 3.1.1探索仪器 探索仪器应满足低能量X射线辐射的快速响应的要求,并能探索出最大辐射的位置。 对于投影管亦可采用X射线胶片。放在如图7所示的假想机箱上。 3.1.2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在应用极限范围内满足测量X射线辐射的要求。 探测窗孔应与假想机箱相应面平行,其面积为10cm²,且任一方向的尺寸不大于50mm。 由仪器精度、能量关系和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应与采用现行仪器的测量误差相当。 采用其他探测窗孔面积的仪器测量时,必须对辐射场的空间非均匀性进行校正,以得出10cm²面 积上的平均照射量率。 假如,通过探测窗孔的辐射场是均匀的,可采用较大面积的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应适当屏蔽,以防止除X射线辐射以外的其他电磁辐射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2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应提供稳定的电气条件。 3.2.1阳极电压测量系统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2-17批准 1993-06-09实施 1 GB/T 14011---92 阳极电压测量系统应包括总精度为士0.1%的分压器和电压表。采用数字电压表时,其读数至少为 四位有效数字和灵敏度至少为0.01kV(通常阳极电压对X射线辐射特性的影响是电压每变化1kV,X 射线辐射的照射量率会成倍变化)。如果系统的测量精度达不到要求,则其阳极电压可用所记录的阳极 电压读数减去最大可能的测量偏差来计算。 3.2.2阳极电流测量系统 阳极电流测量系统的总精度为士1%(通常极电流对X射线辐射特性的影响是X射线照射量率 与阳极电流成正比)。如果测量系统的精度达不到要求,则其阳极电流可用所记录的电流读数减去最大 可能的测量偏差来计算。 3.2.3总加速电压电源 总加速电压电源的稳定度为士0.05%(通常总加速电压对X射线辐射特性的影响与3.2.1条相 同)。如果电源稳定度达不到要求,则总加速电压应在规定的X射线辐射测量期间取所记录的最低电压 读数。 3.2.4阳极连接器(适用于显象管和显示管) 阳极连接器见6.1.2条和6.1.3条。 3.2.5偏转系统(适用于投影管) X-Y光栅发生器和偏转系统能对被测管产生约每秒30帧及等于或大于500线的扫描光栅。每一轴 向的扫描非线性应在士10%之内。 4校准 4.1测量仪器应经均匀X射线辐射场校准,该场具有被测场的照射量率和能量。 4.2测量仪器应按国家计量规程定期校准。 5测试条件 5.1被测管位置 被测管的位置应使得测量可以按第6章的现定进行。 5.2管外元件位置 当测量X射线辐射特性时,通常安装在被测管上的外部元件(包括偏转线圈、校准线圈、安装附件 和防爆装置等)可置于原位置。 5.3·管外屏蔽(适用于示波管) 如果被测管未采用固有屏蔽,测量时可加屏蔽或不加屏蔽进行。如有管外屏蔽时(可包括阳极帽), 应规定其衰减量和位置。 5.4预热 为使测试得到稳定的工作条件,应对被测管和测试设备进行充分的预热。 测量时,阳极电流的变化或漂移应不大于±:1%。 5.5显示 5.5.1聚焦 被测管应工作在最佳的聚焦状态,其中示波管应工作在最佳的聚焦和象散校正状态。 5.5.2消隐 被测管应在无消隐光栅的直流电压下工作: 5.5.3多枪或多束 多枪管的测量可在单枪工作的条件下进行 对于多束管,应谨慎鉴别出引起X射线辐射的束电流。 5.5.4光栅几何形状 2
GB-T 14011-1992 阴极射线管X射线辐射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21 13:53:4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22.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2535-2023 锅炉定期检验.pdf
DB4413-T 35-2023 金线莲栽培技术规范 惠州市.pdf
T-CFA 0310021—2023 铸造企业规范条件.pdf
ISO 31101 2023 Robotics — Application services provided by service robots — Safety man.pdf
DA-T 94-2022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范.pdf
清华AIGC和ChatGPT报告-192页.pdf
GB-T 39608-202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元数据.pdf
GB-T 20204-2006 水利水文自动化系统设备检验测试通用技术规范.pdf
GB-T 17964-2021 信息安全技术 分组密码算法的工作模式.pdf
GB 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pdf
T-CSAE 284.1—2022 自动驾驶乘用车 线控底盘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驱动系统.pdf
GB-T 10647-2008 饲料工业术语.pdf
DB14-T 712-2018 高速公路施工驻地、场站、工地试验室 建设指南 山西省.pdf
DB34-T 3379-2019 水利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集成规范 安徽省.pdf
GB-T 37025-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pdf
腾讯安全 物联网汽车安全.pdf
GB-T 27563-2011 工业用N-甲基-2-吡咯烷酮.pdf
T-GHDQ 88.1—2022 车辆无线通信安全测试规范 第1部分:车载蓝牙安全测试规范.pdf
GB-T 39633-2020 协作机器人用一体式伺服电动机系统通用规范.pdf
专利 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922.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