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85.080 Y 50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511—2010 代替 DB35/T 511-2003 学 生 簿 册 Exercise Notebook 2010 - 03 - 17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03 - 20 实施 发 布 DB35/T 511—2010 前 言 本标准是对DB35/T 511-2003《学生簿册》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DB35/T 51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删除了学生簿册特殊开本16开、32开,统一使用A4、A5纸张开本; 2、删除了学生簿册封面用纸和内芯用纸的种类; 2 2 3、提高学生簿册用纸定量:内芯纸张单面公称定量由原标准≥35g/m 修订为≥40 g/m ,双面纸张 2 2 公称定量由原标准≥50g/m ,修订为≥60g/m ; 4、原标准附录A.1中学生簿册规格内页数除实验报告纸和图画纸外,其他品种修订为35页。附录A.2 小学生簿册内页数修订为30页; 2 2 5、脏迹指标修订为10mm ~20mm ; 6、断线指标修订为10mm~20mm; 7、平滑度指标修订为使用面≥20S。 本标准规定的项目指标参照QB/T 1437--2005《课业簿册》进行修订;编写格式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定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教育厅提出,由福建省教育生产供应管理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校办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吓凤、扬兴胜、许友农、柳瑞中。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3年6月;第一次修订日期:2010年3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35/T 511-2003《学生簿册》。 I DB35/T 511—2010 学 生 簿 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学生簿册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生使用的各种课业簿册(含作业纸),也适用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 幼儿园儿童和学校教师使用的簿册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 GB/T 451.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 GB/T 456 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 GB/T 460 纸施胶度的测定 GB/T 788 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GB/T 1541 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 GB/T 4457.4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7974 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白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 GB/T 7975 纸和纸板颜色的测定(漫反射法) GB/T 10739 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簿背 bookback 指联接簿册封面、封底的部分。 3.2 钉距 pitchofnails 指簿册钉口上的两个相邻钉锯的距离。 3.3 1 DB35/T 511—2010 切口 cutting edges 指课业簿册上下和一侧三面切光之处。 3.4 骑马钉 saddle stitching 指用金属丝从簿册折缝中穿订成册的装订方式。 4 产品分类 4.1 学生簿册产品按使用对象分为中学和小学两类。 4.2 学生簿册产品按开本分为 A4(210 mm×297 mm)、A5(148 mm×210 mm)两种。 5 要求 5.1 外观要求 5.1.1 钉距基本均匀一致。 5.1.2 簿册纸张的纤维组织应均匀,切边应整齐、洁净。 5.1.3 簿册纸张应平整,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砂子、褶子、皱纹、裂口、硬质块、孔眼等外观纸病。 5.1.4 同批簿册纸张的颜色不得有明显的差异,同批纸色差(ΔE)不大于 2.0。 5.2 技术要求 5.2.1 学生簿册规格按附录 A(规范性附录)。 5.2.2 学生簿册规格尺寸允差为±l mm。 5.2.3 学生簿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序号 2 项 目 学生簿册技术要求 要 求 1 破 页 不允许 2 脏 迹 10 ㎜ 2∼20 ㎜ 2 ,每本不超过 2 页 3 漏 印 不允许 4 页 数 不得缺页(不包括封面) 5 断 线 断线距离 10 mm∼20mm,每本不超过 2 页 6 偏 斜,mm ≤2 (含方正度偏斜和版面内框线偏斜) 7 白度(白色纸), % ≥70.0 8 施胶度,mm 单面用纸≥0.25 双面用纸≥0.75 DB35/T 511—2010 表1(续) 序号 项 目 要 9 平滑度(使用面),s 10 尘埃度,个/m2 求 ≥20 (0.3~1.5)㎜ 2 大于 1.5 ㎜ 2 ≤ 80 不得存在 注:彩色纸不测白度,其色调按用户要求,但应有利于学生健康。 5.3 印刷要求 5.3.1 使用的印刷油墨应无毒、无味、无刺激。 5.3.2 图案、文字、线划印迹清晰、完整、洁净。套印偏差不得超过 0.5mm。 5.3.3 封面图案的图样和图样面积大小,由用户或企业参照附录 B(规范性附录)自行规定。应采用有 利学生身心健康、新颖、有美感的图样。 5.3.4 簿册封面和内页格式见附录 B(规范性附录)。 5.3.5 印划线 5.3.5.1 各种印划线的名称、型式、代号、宽度以及在学生簿册里的应用见表 2。 表2 名 称 型式及代号 学生簿册印划线 宽 度 适用范围 A b 产品内页外框(上、下、左、右) B 约 b/3 产品内页,框内的书写格实线 C 约 b/3 产品内页,框内的书写格虚线 粗实线 细实线 虚线 5.3.5.2 印划线的宽度 印划线分为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 b 应按学生簿册的大小和实际需要,在 0.5 mm∼2.0mm 之间选择, 细线的宽度约为 b/3。 印划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25mm,0.35mm,0.5mm,0.7mm,1.0mm,1.4mm,2.0mm。 5.3.5.3 印划线要求 同一页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虚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应不小于粗实线的两倍宽度,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0.7mm。两面对线误差≤1.2mm。 5.4 纸张定量 3 DB35/T 511—2010 学生簿册纸张定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3 项 学生簿册纸张定量 纸张公称定量,g/m2 目 封面 ≥70 内芯 单面≥40 双面≥60 按封面、内芯用纸执行的相应的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中的定 定量允许偏差 量偏差要求考核其下偏差,或按合同双方的更高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样的采取和处理 簿册纸张测试试样的采取和检验前试样的处理按 GB/T 450 和 GB/T 10739 进行。 6.2 外观 采用目测检验。 6.3 簿册规格尺寸 用分度值为 1mm 的钢直尺测量。 6.4 破页、漏印 采用目测检验。 6.5 脏迹 自然光下,用分度值为 1mm 的钢直尺测量。 6.6 页数 采用计数法 6.7 断线 自然光下,用分度值为 0.5mm 的钢直尺测量。 6.8 偏斜 6.8.1 方正度偏斜,用直角尺测量。将薄背靠在直角尺的一边,测量簿册上下两端与直角尺另一边的 垂直距离。 6.8.2 6.9 版面内框线偏斜:用分度值为 0.5mm 的钢直尺测量内框线上、下、左、右与簿边的垂直距离。 纸张定量 按 GB/T 451.2 的规定进行测定。 6.10 白度 内芯用纸白度按 GB/T 7974 的规定进行测定。单面或双面印刷的内芯纸测量其印刷面,其测试值允 4 DB35/T 511—2010 许偏低 3%。 6.11 施胶度 内芯用纸施胶度按 GB/T 460 的规定进行测定。 6.12 平滑度 内芯用纸平滑度按 GB/T 456 的规定进行测定。 6.13 尘埃度 内芯用纸按 GB/T 1541 的规定进行测定。 6.14 同批纸张的色差 按 GB/T 7975 的规定进行测定。 6.15 套印偏差 自然光下用分度值为 0.5mm 的钢直尺测量。 6.16 印划线 自然光下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 7 7.1 检验规则 簿册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第 5 章中除纸张定量、施胶度、平滑度、尘埃度、白度、色差外的所有项目。由 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逐本进行,检验合格后,在包装箱(袋)内附上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1.2 型式检验 7.1.2.1 簿册以同一投料、同一规格、同一班次的产品为一批。 7.1.2.2 型式检验的样品从同一品种簿册出厂检验合格批中随机抽取 20 本,其中 10 本做为检验样本, 10 本留样备用。从检验样本中取 5 本进行定量、施胶度、平滑度、尘埃度、白度、色差等物理性能的 检验,5 本进行除上述纸张物理性能外的其它项目的检验。 7.1.2.3 判定规则 a)物理性能判定:取 5 本簿册作为 1 个平均样本进行检验,任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簿册物理性 能不合格。 b)除物理性能外的其它项目判定:对 5 本簿册分别进行检验,每本有一项不合格,即判该本不合 格;5 本中有大等于 3 本不合格,则判该批簿册外观项目不合格,5 本中有小等于 2 本不合格,则判该 批簿册外观项目合格。 5 DB35/T 511—2010 c)综合判定:检验结果中外观项目判定和物理性能判定若有不合格,可用试样留样对不合格项进 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不合格,则判定为批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学生簿册封面除印有图样、品名及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座号外,不得有其他内容的文字;学 生簿册封底或作业纸束条上应有制造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号、封面及内芯所用的纸种和定量、规格(包 括品名、开本、页数)标志。 8.2 包装 8.2.1 学生簿册可选用以下包装或按用户要求。 a) 每学生一包(各品种)。 b) 按单品种多册包装。 8.2.2 8.3 产品应妥善包装,做到牢固、防潮。 运输 产品在运输

pdf文档 DB35-T 511-2010 学生薄册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511-2010 学生薄册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511-2010 学生薄册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511-2010 学生薄册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3:46: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