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220.20 R 85 备案号:XXXX-XXXX 北 京 DB11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813—2011 基于移动采集系统的 交通信息质量评价规范 Traffic inform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mobile-based traffic data collection systems 2011-08-09 发布 2011-12-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T 813—201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指标的构成 ................................................................... 1 5 评价指标的计算 ................................................................... 2 6 评价等级的划分 ................................................................... 3 附 录 A.......................................................................... 5 (规范性附录)..................................................................... 5 旅行时间信息准确度测定 ............................................................. 5 参考文献........................................................................... 7 I DB11/T 813—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王刚、黄建玲、葛昱、杜勇、汪祖云、刘立勇、刘文韬、吕卫锋、诸彤宇、荣建、 王晶晶、翁剑成、陈智宏、周一新、吴东东、于海涛 II DB11/T 813—2011 基于移动采集系统的交通信息质量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移动采集系统的交通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计算以及评价等级划 分。 本标准适用于对基于浮动车、手机信令等移动采集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质量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2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T 919 公路等级代码 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路链 link 电子地图中构成道路网络的有向边,是构成道路的基本单元。 3.2 测试路线 test route 现场测试选定的测试车辆行驶路线。 3.3 记录点 record point 记录点是指测试路线的起点、终点及行驶过程中的关键位置点,如道路级别发生变化的位置点、次 干路级别(含)或县道级别(含)以上道路平面交叉口位置点等。 3.4 测试路段 test segment 测试路段是测试路线的基本单元,由记录点分割测试路线而成。每条测试路段包含一条或多条路链, 测试路段长度一般应大于300米并小于1000米;若某条路链长度超过1000米,则将该条路链作为一条测 试路段。 3.5 旅行时间 travel time 车辆从进入到离开某一路段所花费的时间。 3.6 样本数据 sample data 根据评价要求选出的由被评价系统提供的数据集。 4 评价指标的构成 4.1 交通信息覆盖率 1 DB11/T 813—2011 在评价区域内,被评价系统某个信息发布周期提供交通信息的道路占区域内被评价道路的比例。 4.2 交通信息准确率 反映被评价系统提供的旅行时间信息准确程度的指标。该指标为被评价系统提供的旅行时间信息在 允许误差范围内的路段长度占所有测试路段总长度的比例。 5 评价指标的计算 5.1 交通信息覆盖率的计算 5.1.1 评价区域 覆盖率评价针对一定区域(如北京市五环内)进行,应包括区域范围内所有次干路级别(含)以上 的城市道路,以及二级以上的公路,城市道路等级按GB 50220划分,公路等级按GB/T 919划分。 5.1.2 计算方法 覆盖率指标为不同等级道路覆盖率加权计算的结果。 覆盖率指标由被评价系统连续一周7日,每日6:00至22:00连续16小时的覆盖率抽样值平均计算得 到,覆盖率计算抽样每小时一次,共计112次。 覆盖率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112 C= ∑C i =1 i 112 其中 Ci = 3 ∑λ j j =1 Lcij Lj 式中: C ——交通信息覆盖率; i ——表示抽样次数,取值范围为[1,112]; j ——表示道路等级,分为1、2、3三个等级; λj ——j等级路链的权值,取值如表1所示; C i ——第i次抽样时计算得到的交通信息覆盖率; L cij ——第i次抽样时被评价系统中存在交通信息的j等级路链的长度之和,单位为m; L j ——评价区域内所有j等级路链的长度之和,单位为m。 表1 各个等级的道路类型和权值 5.2 道路等级 道路类型 权值 1 快速路(含五环内高速路) 0.31 2 主干道 0.37 3 其他 0.32 交通信息准确率的计算 交通信息准确率为被评价系统提供的旅行时间信息准确度高于特定阈值的路段长度占所有测试路 段总长度的比例,旅行时间信息准确度的测定见附录A。 2 DB11/T 813—2011 交通信息准确率计算公式如下: n ATT = ∑R i =1 i n 其中 Ri = Len(C TT i ≥ α) × 100 % L 式中: ATT ——交通信息准确率; R i ——第i个测试时间段的交通信息准确率; n ——测试时间段的编号,从1到n, n ≥ 9 ; Len(CTTi ≥ α) ——表示符合条件 CTT i ≥ α 的测试路段的长度之和,单位为m,其中 CTT i 为第i个测 试时间段的测试路段的旅行时间信息准确度; α 为准确度阈值,取值为70%; L ——测试样本中所有的测试路段的长度之和,单位为m。 6 评价等级的划分 6.1 交通信息覆盖率等级划分 交通信息覆盖率等级划分见表2。 表2 交通信息覆盖率等级划分 等级 交通信息覆盖率(C) 1 >0.80 2 0.60~0.80 3 <0.60 交通信息覆盖率等级为1级时,评价为“优”;等级为2级时,评价为“可用”;等级为3级时,评价为“不 可用”。 6.2 交通信息准确率等级划分 交通信息准确率等级划分见表3。 表3 交通信息准确率等级划分 等级 交通信息准确率( ATT ) 1 >85% 2 70%~85% 3 <70% 交通信息准确率等级为1级时,评价为“优”;等级为2级时,评价为“可用”;等级为3级时,评价为“不 可用”。 6.3 交通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划分 3 DB11/T 813—2011 交通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划分见表4。 表4 交通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划分 交通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等级 交通信息覆盖率等级 交通信息准确率等级 1 1 1 1 2 2 2 1 2 2 1 3 2 3 3 1 3 2 3 3 3 交通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为1级时,评价为“优”;等级为2级时,评价为“可用”;等级为3级时, 评价为“不可用”。 4 DB11/T 813—2011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旅行时间信息准确度测定 旅行时间信息准确度测定是在获取实际旅行时间的基础上,计算被评价系统提供的旅行时间与实际 旅行时间的误差。 A.1 测试时间 测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基准,应选取常态交通的时段。具体测试的时间段应至少包括以下时间段: ——周一的 7:00-9:30 和 17:00-19:00; ——周二至周四中任意一天的 7:00-9:30 和 17:00-19:00; ——周五的 7:00-9:30 和 17:00-19:00; ——周一至周五中任意一天的 12:00-14:00; ——周六或周日的 8:00-10:00 和 16:00-19:00。 A.2 测试路段选取 测试前应将选定的测试路线按照记录点划分测试路段。各时间段的测试路线应保持一致。 测试路段选取可为城市道路或公路。城市道路等级按GB 50220划分。公路等级按GB/T 919划分。 测试城市道路的信息准确率时,每次测试的测试路线应包括环路、联络线在内总计不少于20km的路 段,长度不少于20km的主干路路段,以及长度不少于20km的次干路路段。 测试公路的信息准确率时,每次测试的测试路线应包括长度不小于20km的高速公路路段,长度不少 于20km的一级公路路段,以及长度不少于20km的二级公路路段。 A.3 测试车辆 测试车辆应为乘用车。乘用车定义采用GB/T 3730.1中的规定。应保证每个测试路段在5min之内至 少有5辆测试车辆通过。 A.4 测试记录 测试记录由测试人员通过自动设备或人工记录的方式获得,测试记录应包括测试起始时间、终止时 间、各记录点时间和位置信息、车辆经过路口的停车等待时
DB11-T 813-2011 基于移动采集系统的交通信息质量评价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25: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