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39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 DB51/T 845—2008 桑蚕一代杂交种冷藏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ules for refrigeration of F 1 hybrid eggs of silkworm ( Bombyx mori ) 2008-6-6 发布 2008-9-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845—2008 1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阆中蚕种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华明、杨彪、吴钢、朱洪顺、冯光樯、赵大川。 DB51/T 845—2008 2 桑蚕一代杂交种冷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桑蚕一代杂交种的冷藏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生产、使用的桑蚕一代杂交种的冷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326 桑蚕一代杂交种 NY/T979 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越年蚕种冷藏 refrigeration for hibernating silkworm eggs 当年生产、以滞育卵形式保护到次年使用的蚕种,在浴消后进行低温冷藏处理的方式。 3.2 即时浸酸蚕种冷藏 refrigeration for instant acid-treated silkworm eggs 分为浸酸前冷藏与浸酸后冷藏两种方式。 需进行即时浸酸的蚕种,产卵后经特定温度、特定时间保护,入库冷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出库浸 酸,促使蚕卵孵化,为浸酸前冷藏。 即时浸酸种浸酸后,经特定温度、特定时间保护,入库冷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出库使用,为浸酸 后冷藏。 3.3 冷藏浸酸蚕种冷藏 refrigeration for refrigerated acid-treated silkworm eggs 分为浸酸前冷藏与冷藏浸酸后冷藏两种方式。 蚕卵产下后经特定温度、特定时间保护,于滞育卵胚子发育的早期进行冷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出 库浸酸,促使蚕卵孵化,为浸酸前冷藏。 冷藏浸酸后的蚕种,经特定温度、特定时间保护,再入库冷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出库使用,为浸 酸后冷藏。 3.4 活性化程度调查 investigation of activation degree 判定滞育卵是否解除滞育及胚子发育程度进行的调查,作为冷藏技术处理的依据。分为试孵调查和 丁1发育度调查两种方式。 越年蚕种入库时,从每批取样卵 1g,经 18℃保护3d,再放入 25℃、相对湿度 80%-85%(干湿差 1.7 ℃~2.2℃)环境中催青 14d 后调查蚕种孵化率,以判断该批蚕种的胚子发育程度,为试孵调查。 在试孵调查的基础上,对每批蚕种随机抽取蚕卵 100 粒左右,保护于 18℃、相对湿度 80%-85%(干 湿差 1.7℃~ 2.2℃)环境中经 5d,剖视蚕卵,调查丁 1以上胚子的数量占该批调查样卵总数的百分率, 为丁 1发育度调查。 4 越年蚕种冷藏 越年蚕种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冷藏。 DB51/T 845—2008 3 4.1 单式冷藏 越年蚕种浴消整理后,以 5℃~7℃保护,待蚕卵胚子发育到大多数丙 1、少数丙 2时,入库用 2.5℃ 冷藏,直至出库。冷藏有效期为 90 d以内。 出库时,蚕种从内库移至外库,经中间温度 10℃~13℃保护 1d~2d后,再置于自然温度。 4.2 复式冷藏 4.2.1 人工越冬 越年蚕种浴消整理后,以 5℃温度保护。同时,逐批抽样进行活性化调查。根据蚕卵胚子活性化程 度的高低来决定 5℃保护时间的长短。蚕卵胚子活性化程度高、丁 1发育度调查的指标亦高的,在 5℃中 的保护时间宜短;反之,在 5℃中的保护时间宜长。 5℃保护时间,春制春用种 45d~ 55d;秋制春用种 35d~ 45d;春制夏用种 30d~ 40d;秋制夏用种 25d~35d。 4.2.2 第一次冷藏 当蚕卵胚子发育至大多数是甲胚子、经丁 1发育度调查丁 1以上胚子在 30%以上时,开始进行第一次 冷藏,冷藏温度 2.5℃,冷藏时间不超过 60d。 第一次冷藏时间需在 60d以上的,则冷藏 40d后改用 0℃冷藏,抑制胚子发育。 4.2.3 中途感温 在预定出库催青前 30d~ 60d,蚕种冷藏中途出库感温,用 10℃~ 13℃温度保护 5d~10d,待蚕卵 胚子发育到丙 1~丙 1+、接近丙 2时,再入库进行第二次冷藏。 含多化性血缘的蚕种,中途感温时间以用种出库时间倒推 30日来确定。 4.2.3 第二次冷藏 中途感温结束后的蚕种,入库进行第二次冷藏至出库催青。冷藏温度 2.5℃,冷藏时间 30d~60d。 春用种第二次冷藏时间不少于 30d;夏用种第二次冷藏时间不超过 60d;含多化性血缘的蚕种第二 次冷藏时间在 30d内为宜。 出库时,蚕种从内库移至外库,经中间温度 10℃~13℃保护 1d~2d后,再置于自然温度。 5 即时浸酸蚕种冷藏 5.1 即时浸酸蚕种浸酸前冷藏 需要延期浸酸的蚕种,于产卵后在温度 24℃~ 25℃、湿度 75%(干湿差 2.5℃)保护下,经过 18 小时~20 小时入库冷藏。冷藏前先经 10℃~13℃中间温度保护 2小时~4 小时,再移至 5℃中冷藏。 冷藏期限应不超过 5 d,并尽量缩短冷藏时间。 蚕种出库时, 先经 10℃~ 13℃中间温度保护 2小时~4小时, 再置于自然温度保护 1小时~ 2小时, 按即时浸酸标准浸酸。 5.2 即时浸酸蚕种浸酸后冷藏 即时浸酸蚕种浸酸后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冷藏。 5.2.1 乙胚子冷藏 即时浸酸种浸酸后在 20℃~21℃保护 18小时~ 22小时,蚕胚子发育到乙 1~乙 2时,经 10℃~ 13 ℃中间温度保护 2小时~4 小时后,置于 2.5℃中冷藏。冷藏期限 30d~40d。 蚕种出库时,先经 10℃~ 13℃中间温度保护 2小时~4 小时,再置于自然温度,整理装盒、发种。 5.2.2 丙胚子冷藏 即时浸酸种浸酸后在 24℃~25℃保护 18小时~ 22小时,蚕胚子发育到乙 2~丙 1时,经 10℃~ 13 ℃中间温度保护 2小时~4 小时后,置于 2.5℃中冷藏。冷藏期限 20d~30d。 蚕种出库时,先经 10℃~ 13℃中间温度保护 2小时~4 小时,再置于自然温度,整理装盒、发种。 5.2.3 丁胚子冷藏
DB51-T 845-2008 桑蚕一代杂交种冷藏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26:1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67.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T-CERDS 4—2022 企业ESG报告编制指南.pdf
YD-T 3834.1-2021 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于诱骗态BB84协议的QKD系统.pdf
T-SDJSXH 02—202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服务导则.pdf
GB-T 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pdf
DB42-T 1758-2021 模锻件数字化车间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湖北省.pdf
GB-T 39156-2020 大规格陶瓷板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GM-T 0109-2021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签名服务技术要求.pdf
GB-T 36595-2018 纳米钛酸钡.pdf
GB-T 40656.1-2021 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pdf
GB-T 35075-2018 燃气燃烧器节能试验规则.pdf
GB-T 8566-2022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pdf
GB-T 43493.3-2023 半导体器件 功率器件用碳化硅同质外延片缺陷的无损检测识别判据 第3部分:缺陷的光致发光检测方法.pdf
GB-T 7894-2023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要求.pdf
GB-T 25059-2010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简易在线证书状态协议.pdf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pdf
GB-T 8239-2014 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pdf
GB-T 23176-2008 篮球架.pdf
GB-T 30269.601-2016 信息技术 传感器网络 第601部分: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规范.pdf
GB-T 14602-2014 电子工业用气体 氯化氢.pdf
T-HIS 012—2022 数字化超高压油泵.pdf
1
/
3
4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267.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