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67.120 X 2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124-2008 鲁菜 九转大肠 2009-XX-XX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9-08-01 实施 DB37/T 1124 -2008 前 言 本标准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舜耕山庄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黑伟钰、朱传东、郑军、陈秋、尹衍国、张大亮。 I DB37/T 1124 -2008 鲁菜 九转大肠 1 2 3 3.1 3.2 4 4.1 4.1.1 4.1.2 4.1.3 4.2 4.2.1 4.2.2 4.2.3 5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九转大肠的原料及要求、烹饪器具、制作工艺、装盘、质量要求、营养指标、最佳食 用时间和温度。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烹制鲁菜系列菜肴的九转大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7 酱油卫生标准 GB 317 白砂糖 GB 4853 食用级白油 GB 5461 食用盐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B/T 10416 调味料酒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令第 10号《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 办法》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烧 是将经切配加工熟处理(炸、煎、炒、煮或焯水)的原料,加适量的汤汁和调味品,先用旺火烧沸、 定味、定色后,再用中小火烧透至浓稠,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 小火 其特征是火焰摇晃,火焰细小,辐射热较弱。又叫文火、温火。 原料及要求 原料 主料:白色猪大肠(约 750.0g) 。 配料:葱 5.0g,姜 1.0g,香菜 5.0g,清汤 150.0g。 调料:花椒油 15.0g,白油 20.0g,盐2.0g、酱油 15.0g,米醋 50.0g,料酒 10.0g,白糖 100.0g, 胡椒面 0.5g,砂仁面 0.5g,肉桂面 0.5g。 要求 猪大肠应粗细均匀。 猪大肠里外翻洗后,用盐、醋反复搓擦,清除肠上的黏液、污物及异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原料应干净卫生,符合 GB 317、GB 2717、G B 4853、GB 5461、GB 5749、SB/T 10416的规定。 烹饪器具 1 DB37/T 1124 -2008 5.1 5.2 5.3 6 6.1 6.1.1 6.1.2 6.2 6.2.1 6.2.2 6.3 6.3.1 6.3.2 7 7.1 7.2 8 8.1 8.1.1 8.1.2 8.1.3 8.2 8.2.1 8.2.2 9 10 炉灶:燃油、燃气两用炒菜灶。 炊具:双耳炒锅或单把炒勺。 器具: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 制作工艺。 刀工 将猪大肠顶刀切长 2cm的段。 葱、姜、香菜切成末。 烹调 将切好后的猪大肠,在沸水中煮透捞出,沥净水分。 炒勺放在小火上,加白油、白糖炒至鸡血红色时,放入大肠。炒至上色后拨至勺边,加入葱姜 蒜末炸出香味,烹上醋,加入酱油、白糖、清汤,精盐、料酒,搅拌均匀,用小火煨制汤汁浓稠将尽时, 放入白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花椒油,颠翻均匀撒上香菜末即可。 烹调要求。 炒糖时间不宜过长,以到达 ℃为宜,色泽??。 收汁时火不宜过大。 装盘 盛装器皿 宜选用 25cm平盘。 装盘要求 大肠的切面朝上,平铺在盘中。 质量要求 感官要求 色泽 红亮。 香味 大肠特有的香味。 口味 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8.1.4 形态 双层摆放,大小一致。 8.1.5 质感 软、烂、韧。 卫生要求 菜品无异物、无杂质、无异味、新鲜。 制作过程应符合《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营养指标 见附录 A。 最佳食用时间 2

.pdf文档 DB37-T 1124-2008 鲁菜 九转大肠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1124-2008 鲁菜 九转大肠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1124-2008 鲁菜 九转大肠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1124-2008 鲁菜 九转大肠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8:15:5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