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897—2014 夏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The criterion of summer maize cultivation for drought-resistance and water-saving technology 2014 - 03 - 26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5 - 26 实施 发 布 DB41/T 897—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同朝 、林同保 、关小康 、王志强 、丁立 、卫丽。 I DB41/T 897—2014 夏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玉米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夏播玉米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17315-2011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 17980.42-2000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 除草剂防治玉米地杂草 GB/T 23391.3-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玉米螟 GB/T 23391.1-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大斑病 GB/T 23391.2-2009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玉米小斑病 GB/T 21962-2008 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玉米播种前准备 3.1 品种选择 宜选用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稳产抗旱性较好的 品种。 3.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7315-2011的规定。 3.3 种子处理 种子应进行包衣处理。选用安全高效杀虫、杀菌剂,应符GB/T 15671-2009的规定。其成份中另附 加有黄腐酸盐8%,包衣剂和种子的比例1:40~60,包衣后种子含水量不大于13%。 3.4 前茬处理 小麦秸秆覆盖厚度5cm,留茬高度以10cm为宜。麦秸切碎至5cm左右均匀抛撒。 3.5 作业质量 选用铁茬免耕覆盖机具,一次性完成秸秆破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轧实作业,作业质量指 标见表1。 1 DB41/T 897—2014 表1 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 % 作业项目 指标 开沟深浅幅度 ≤10 行距大小幅度 ≥90 覆土均匀性 ≥90 种子机械破损率 ≤2 漏种率 ≤1 种子重复率 ≤5 作业后地表和地头状况 平整、无漏种、漏肥、堆种、堆肥现象 3.6 机具调试 播前根据种植密度确定行距、株(穴)距。单粒精量播种。机具调整后先进行试播,检查播种深度 和播种均匀性,使行距、株(穴)距、覆土、镇压达到农艺要求。 3.7 肥料要求 根据产量和种植区域,按照NY/T 496-2010规定,合理施用化肥。氮肥和磷肥施用推荐参考用量见 附录A和附录B。 4 播种 4.1 播种时期 麦收后抢时播种,黄河以南6月10日以前,黄河以北6月15日之前播种结束。 4.2 播种量 播种量为2 kg/667m2~3kg/667m2,根据品种特性、土壤地力及气候特点酌情增减。 4.3 播种方式 采用等行距播种,行距60cm;采用宽窄行播种,宽行70cm~80cm,窄行40cm~50cm。 4.4 播种深度 壤土以3cm~4cm为宜;粘土以4cm~5cm为宜;砂质壤土以6cm~8cm为宜。 4.5 施肥 采用种肥同播技术,施肥深度8cm~10cm,肥料施于种子下方或侧位5cm以上。施肥量以尿素 3kg/667m2~4kg/667m2为宜。 4.6 合理密植 平展叶型品种3000株/667m2~3500株/667m2, 紧凑型品种4500株/667m2~5000株/667m2。根据品种 特性和当地条件适当增减。 2 DB41/T 897—2014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5.1.1 查苗定苗 缺苗较多应进行补种;3叶~4叶间定苗,留大去小,若拔除所有弱苗形成孔穴时,可在相临空穴双 株补齐。 5.1.2 化学除草 在出苗前或定苗后采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除草剂选择按照GB/T 17980.42-2000。 5.1.3 防治病虫害 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粘虫、蚜虫、蓟马、棉铃虫、灯蛾、瑞典麦秆蝇等。防治技术 措施应符合附录C要求。 5.2 穗期管理 5.2.1 追肥 大喇叭口期追肥,施肥和 灌水相结合,施肥量以每667m2总氮量的60%,沿玉米植株行一侧15cm~20cm 处开沟施入,沟深10cm~16cm。 5.2.2 抗旱浇水 大喇叭口期0 cm~20 cm土壤含水量维持在60%~70%,大喇叭口期-抽雄开花期,0cm~40cm土壤含 水量稳定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灌溉方法采用分沟交替灌溉或低压喷灌。灌水量按公式(1)计算。 Q=667×(FC-W)×D×H………………………………… (1) 式中: Q —灌水量,m3/667m2; FC—田间最大持水量,%; W —灌水前的土壤含水量,%; D —土壤容重,g/cm3; H —计划灌水土层深度,cm。 5.2.3 病虫害防治 适时喷施杀菌剂防治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见附录C。 5.3 花粒期管理 5.3.1 灌浆期灌水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若天干旱,采用隔行交替沟灌或低压喷灌带灌溉。灌水 量按公式(1)计算。 5.3.2 适时收获 5.3.2.1 收获标准 3 DB41/T 897—2014 籽粒乳线消失(一般苞叶黄后7天~10天),即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 5.3.2.2 收获方式 籽粒含水量≥26%时人工收获;籽粒含水量≥26%时机械收获。收获机械应符合GB/T 21962-2008的 要求。 4 DB41/T 897—201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夏玉米分区氮肥推荐参考用量 表A.1 给出了夏玉米分区氮肥推荐参考用量。 表A.1 夏玉米分区氮肥推荐参考用量 B kg/667m2 kg/667m2 产量水平 区域 适宜地区 <400 400~600 >600 豫北 8~12 12~14 14~16 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焦作 豫东 10~12 12~14 14~16 开封、周口、商丘、郑州市中牟 豫中南 8~10 10~12 12~14 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市 豫西南 7~9 9~12 12~14 南阳、平顶山 水浇地 8~10 10~12 12~14 洛阳、济源、三门峡、郑州市(荥阳、巩 旱地 7~8 8~10 豫西 — 义、新密、登封、新郑) C 5 DB41/T 897—2014 D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夏玉米磷肥推荐参考用量 表B.1 给出了夏玉米磷肥肥推荐参考用量。 表B.1 夏玉米磷肥推荐参考用量 目标产量 2 土壤速效磷 施磷量 (P2O5) mg/kg kg/667m2 低 <7 2~3 中 7~15 1~2 高 >15 — 极低 <7 3~5 低 7~14 2~3 中 14~20 0~2 高 >20 — 低 7~14 4~5 中 14~20 3~4 高 >20 0~3 等级划分 kg/667m <400 400~600 >600 6 DB41/T 897—2014 E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表C.1 给出了夏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表C.1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时 期 播种期 防治对象 各种苗期病虫害,全生育期病虫害特 防治技术措施 采用玉米种衣剂包衣处理。见3.3。 别是种传、土传病害及病毒病。 1.防治病害:苗枯病发生严重时应及 时拔除病苗;叶斑病发生初期应及时 喷洒三唑类杀菌剂防治。 苗 期 苗枯病、地下害虫,苗期食叶害虫。 2.防治害虫:用辛硫磷、甲基异硫磷 灌根,防治地老虎等害虫;叶面喷施 辛硫磷、溴氰菊酯等防治食叶害虫, 兼具防治玉米病毒病的作用。 用辛硫磷或乙酰甲胺磷颗粒剂丢心防 治玉米螟。喷洒三唑类杀菌剂防治黑 穗 期 玉米螟及其他害虫,瘤黑粉病等病害。 粉病或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深埋处 理。玉米螟防治参照GB/T 23391.3-2009。 叶斑病发病初期去除底叶,通风减少 花粒期 玉米螟、玉米蚜、黑粉病、叶斑病、 穗粒腐病、锈病。 病原传播。锈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三 唑酮类杀菌剂预防。叶斑病、锈病防 治按GB/T 23391.1~23391.2-2009执 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DB41-T 897-2014 夏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36: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