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483—2012 亚高山草甸“4+3”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2012 - 11 - 15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483—2012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4+3”轮牧设计 ..................................................................... 2 5 放牧计划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各类牲畜折算标准羊单位系数 ...................................... 4 I DB51/T 1483—2012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群英、泽柏、杨满业、肖冰雪、王丽焕、童琪、宾莉、邓永昌。 II DB51/T 1483—2012 亚高山草甸"4+3"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草甸放牧的指标和放牧管理方案。 本标准适于草场面积在1000亩~10000亩之间的家庭牧场或草场共用的联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635-2002 《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DB51/T 472-2005 《编结网围栏安装技术规范》 DB51/T 1304-2011 《川西北牧区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4+3”划区轮牧 “4+3”rotational grazing 将天然草场先划分为暖季和冷季牧场,再将暖季牧场划分为4个区(含1个休牧区),冷季牧场划分 为3个区(含1个割草区),分冷季、暖季分别在6个放牧区进行轮牧的放牧方式。 3.2 亚高山草甸 subalpine meadow 亚高山草甸是高寒草甸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山及青藏高原东部,分布海拔一般为 3200-4200m,以耐寒冷、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以及苔草、禾草、杂类草为建群植物的草甸群落,种类 组成繁多,生长茂密,覆盖度较大。 3.3 草原载畜量 Carrying capacity 单位草原面积,在适度放牧(或割草)利用并维持草原可持续生产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能够满足 家畜正常生长、繁殖、生产畜产品的需要所能承载的羊单位数。 3.4 草地利用率 Grassland utilization rate 1 DB51/T 1483—2012 放牧适度时,家畜采食的牧草占某地段牧草总产量的百分比,在符合利用率的情况下放牧 时,草地既能维持家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又能保持牧草的正常生长发育。草地利用率的 大小与草地类型、牧草生长时期、耐牧性、牧草品质、地形以及牲畜种类等因素有关。一般利 用时为65%-70%,轮牧时提高至80%-85%,春秋季牧草危机时期,降低到50%左右。 3.5 轮牧周期 Rotation period 依次轮流放牧全部轮牧小区所需要的时间。 3.6 放牧频率 Grazing frequency 各轮牧小区一个放牧季内可轮回放牧利用的次数。 3.7 小区放牧天数 Grazing days for each plot 也称放牧周期,它是根据草原类型、牧草再生率确定的家畜在小区内的放牧天数。 4 “4+3”轮牧设计 4.1 统计草场面积 使用GPS仪或大比例尺地形图,以牧户或联户为单位,测定可利用草地面积并绘制成图。 4.2 划分季节牧场 根据草场的特点和家畜的需要将草场划分为暖季和冷季草场,暖季草场选择在海拔较高的丘原山 地,冷季草场选择在平坝河谷地带。 4.3 划分轮牧小区 在将草场划分为暖季和冷季草场后,再将冷季草场划分为3个小区,其中1个为割草区,割草区选择 在靠近冬房,种、收、贮草便利的区域,要求土层较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面积为0.5~1亩/羊单 位;将暖季草场划分为4个区,其中1个为休牧区,每个小区用围栏分割开,围栏规格及安装方法参考 DB51/T 472-2005。 4.4 计算草地全年供草量 通过草地监测数据以及遥感数据确定草地最高月产草量,在8月中旬,结合草地面积估算草地的全 年供草量,用公式1计算,用干草产量或鲜草产量表示。 TG = HG1 × A1 × 70% + HG 2 × A2 × 50% .......................... (1) 式中: TG—全年供草量(kg); HG1—8 月暖季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kg/亩); HG2—8 月冷季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kg/亩); A1—暖季草场面积(亩) ; 2 DB51/T 1483—2012 A2—冷季草场面积(亩) 。 4.5 计算家畜全年需草量 根据牧户或联户饲养的家畜种类、数量和畜群结构,将家畜换算成标准羊单位,折算标准见附录A。 根据标准羊单位的采食量,日消耗1.8kg标准干草,计算所饲养家畜全年需草量,计算方法见公式2。 NG = ( AY × Cy + AS × Cs + AH × Ch) × 1.8 × 365 ...................... (2) 式中: NG—家畜全年需草量(kg); AY—牦牛的数量(头); Cy—牦牛折算成羊单位的系数; AS—羊的数量(只); Cs—羊折算成羊单位的系数 AH—马的数量(匹); Ch—马折算成羊单位的系数。 4.6 制定草畜平衡计划 根据草地全年供草量和家畜全年需草量之差,确定年度草畜平衡计划,草盈余可增畜,草亏缺需减 畜或购草。 5 放牧计划 根据家畜的繁殖和生产需要以及草地供草的季节变化,制定某时段或某季节的放牧计划。 5.1 季节放牧 暖季草场放牧时间为5月中旬~10月中旬,轮牧周期35~45天,放牧频率3次。冷季草场放牧时间为 10月中旬~翌年4月下旬,轮牧周期为35天,放牧频率2次。4月下旬~5月中旬为牧草返青期,对牲畜进 行舍饲或在较小的范围放牧。 5.2 小区放牧天数 暖季草场每小区放牧15天,具体可根据草场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冷季草场每小区放牧35天。 5.3 休牧 休牧区在5月~8月禁牧。休牧区每年在暖季草场的4个区间更换。 5.4 割草区利用 割草区用于补充冷季饲草不足,在每年7月底—8月中旬进行割草,割草后施用复合肥或尿素促进再 生草生长,在冷季或者牧草返青期进行短期放牧利用,返青时可施用牛羊粪堆肥或化肥促进牧草生长并 在生长季节禁牧。 割草地建植技术参照DB51/T 1304-2011。 3 DB51/T 1483—2012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各类牲畜折算标准羊单位系数 放牧家畜类别 折算标准羊单位 放牧家畜类别 折算标准单位 繁殖母羊及其哺乳羔羊 1.0 成年马 5.0 成年公羊 1.0 防治母马及其哺乳幼驹 5.5 一岁育成羊 0.5 1 岁育成马 2.5 牦牛混合群平均 3.0 2 岁育成马 3.5 繁殖母牦牛及其犊牛 5.0 3 岁育成马 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51/T 1483—2012

pdf文档 DB51-T 1483-2012 亚高山草甸“4+3”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1483-2012 亚高山草甸“4+3”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1483-2012 亚高山草甸“4+3”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1483-2012 亚高山草甸“4+3”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00:5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