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040 P66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T 1008—2018 混合梁斜拉桥混凝土超宽箱梁施工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Very Wide Concrete Box Girder of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2018 - 9 – 1 实施 2018 - 3 - 5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T 100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 工大学、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祥林、薛志辉、彭旭民、曾德礼、王运金、曹明明、何伟兵、李北星、黄 清、 李娟燕、万纯斌、胡 星、费伦林、刘卫华、刘礼辉、蒋王清、张武剑。 I DB36/T 1008—2018 混合梁斜拉桥混凝土超宽箱梁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合梁斜拉桥超宽混凝土箱梁施工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支架 施工、模板施工与钢筋施工等的技术要求以及混凝土性能及配合比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预 应力施工技术要求及混凝土质量检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混合梁斜拉桥支架法施工的超宽混凝土箱梁,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9142 混凝土搅拌机 GB/T 14902 预拌混凝土 GB 15831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T 17656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0065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GB 23439 混凝土膨胀剂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T 5014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4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程 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 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T 50733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 JGJ/T 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1 DB36/T 1008—2018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74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 13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6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T 178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 193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TS 202-1 水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规程 JG/T 223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JGJ/T 283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T/T 522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 JT/T 524 公路水泥混凝土纤维材料 钢纤维 JTG D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E30 公路工程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CECS 38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LY/T 1574 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 CCES 0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混合梁斜拉桥 Hybrid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斜拉桥的主梁沿梁长方向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组成,一般主跨的梁体为钢梁,边跨(或伸入主跨一部 分)的梁体为混凝土梁。 3.2 超宽混凝土箱梁 Very wide box girder 相较于普通混凝土箱梁,超宽混凝土箱梁箱形结构主梁宽跨比大、宽高比大、翼板宽,因而横向剪 力滞效应显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温度效应及板的受力特征明显。 3.3 钢混结合段Steel-concrete joint section 混合主梁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过渡段。作为混合结构中至关重要的连接部位,钢混结合段主要起 着传递荷载与变形的作用,其基本要求是传力可靠和变形过渡平顺。钢混结合段的构造较为复杂,钢与 混凝土之间通过剪力剪和加劲过渡段进行传力和刚度过渡。 3.4 2 DB36/T 1008—2018 PBL剪力键 PBL shear connection 一种刚性剪力连接件,通过在钢混结合段钢格室腹板开孔形成混凝土榫以承担钢与混凝土间的相互 作用力,通过贯穿钢筋可以显著提高其抗剪承载力。 3.5 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具有 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3.6 胶凝材料 Binder 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和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3.7 非荷载裂缝Non-load cracks 由温度、湿度、收缩和徐变等间接非荷载作用因素引起的裂缝。 3.8 水胶比 Water to binder ratio 混凝土拌合物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的质量比。 3.9 电通量 Passed electric charge 在60V的直流恒电压作用下6h内通过混凝土规定截面积的电荷总量,用于评价混凝土抵抗水和离子 等介质向内渗透的能力。 4 基本要求 4.1 超宽箱梁包括混凝土箱梁和钢混结合段。其中,混凝土箱梁纵向宜采用跳仓法从梁端开始依次施 工,横向宜整幅全断面浇筑施工。 4.2 江西省境内桥梁混凝土结构所处外部环境条件通常为碳化引起钢筋锈蚀的一般环境(Ⅰ类),箱 梁所处的环境作用等级为Ⅰ-B(非干湿交替的露天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点以限缩防裂、 减少徐变和碳化、防止钢筋锈蚀为主。 4.3 超宽混凝土箱梁对温度、湿度、收缩和徐变等间接作用敏感,对非荷载裂缝控制有严格要求。非 荷载裂缝控制宜从“抗”、“防”和“放”三方面综合考虑。“抗”是指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 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防”是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极端不利环境气候条件下施工、 控制入模温度、加强保温、合理养护、采用通水冷却等措施降低温差等;“放”是指选择合适施工方法, 减轻约束,减小混凝土拉应力。 4.4 应对混合梁斜拉桥混合主梁的混凝土梁段、湿接缝与钢混结合段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 4.5 超宽混凝土箱梁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对包括支架、模板、钢筋、混凝土、浇筑、养护及预应 力张拉等工序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5 支架施工 3 DB36/T 1008—2018 5.1 支架搭设应满足 GB 15831、GB/T 700 及 GB 50205 的规定。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 JGJ 130、JGJ 166 及 JGJ 130 的规定。 5.2 支架结构应根据超宽混凝土箱梁结构形式进行专项设计,不仅应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还应满 足箱梁混凝土施工中纵、横向变形控制要求。支架变形宜控制在 10mm 以内。 5.3 支架应在安装模板后按照箱梁实际部位重量和施工荷载进行整跨整体预压,并通过监测数据分析 支架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 5.4 支架预压荷载应达到设计荷载的 120%以上,支架预压宜分级加卸载:0→50%荷载→80%荷载→90% 荷载→100%荷载→110%荷载→120%荷载→100%荷载→80%荷载→50%荷载→0,每级加卸载到位后进行 30min 监测。 5.5 支架施工时应设置预拱度。预拱度设置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a)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非弹性变形和基底变形。 b) 卸架后箱梁恒载及部分活载引起的竖向挠度。 c) 温度变化引起的支架与梁体变形。 5.6 预拱度的最高值设置在箱梁的跨中。其他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 6 模板施工 6.1 模板结构设计应构造简单、支撑牢固、安拆方便和尺寸标准化,尽量减少拼接缝。底、侧模板分 块宜以结构中线对称,排列应均匀、对称、横平竖直。 6.2 模板面板间拼缝应严密平整,模板与模板、模板与已成型梁段衔接应平顺无错台,并设应有防漏 浆措施。 6.3 底模、外侧模、端模宜使用钢模或覆膜木胶合板。钢模板宜选用厚度不小于 6mm 厚的钢板做面板, 表面应平整、光滑、清洁,所用钢材材质不宜低于 Q235;覆膜木胶合板面板应质地坚硬、表面平整光 2 洁、色泽一致、厚薄均匀,遇水膨胀率低于 0.5mm,厚度 18mm 及以上,表面覆膜质量不小于 120g/m 。 6.4 结构构造允许时,内模宜设计成自由开闭的组合结构。内模可采用厚度 15mm 及以上的木或竹胶合 板,胶合板的性能应符合 GB/T 17656 或 LY/T 1574 的规定。隔板和倒角内模宜采用大块钢模板,厚度 不宜小于 6mm。箱梁底板应设置压浆模板。 7 钢筋施工 7.1 钢筋加工和安装除应符合 JTG/T F50 相关规定,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a) 钢筋加工时,应考虑其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根据钢筋的占位避让关系确定加工尺寸。应考虑 钢筋接头形式、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对钢筋绑扎影响的控制点,通长钢筋应考虑端 头弯钩方向控制,以保证钢筋总长度、钢筋位置准确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b) 钢筋安装时,应保证钢筋定位的准确性及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箱梁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 度允许误差为±5mm。钢筋保护层垫块宜梅花形布置,梁体侧面的钢筋保护层垫块纵、横向间 距不应大于 0.8m,梁体的底板及顶板位置的钢筋保护层垫块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 0.5m。 c) 保护层垫块应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应有利于钢筋定位及不易压碎。梁体侧面 垫块形状宜为梅花形或圆形,梁体底板与顶板的垫块形状宜为锥形或工字形。垫块与钢筋绑扎
DB36-T 1008-2018 混合梁斜拉桥混凝土超宽箱梁施工技术规范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42: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