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P 53 备案号:57505-2017 北 京 DB11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502—2017 节水型林地、绿地建设规程 The constructive specification of water-saving forest land and green space 2017 - 12 - 15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502—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2 5 地形整理 .......................................................................... 2 6 雨水设施建设 ...................................................................... 3 7 节水植物配置 ...................................................................... 6 8 节水灌溉 .......................................................................... 6 9 蓄水保墒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节水型林地、绿地建设常见整地形式表 ..............................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节水型林地、绿地建设常见整地形式示意图 ..........................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广场雨水花园的建设方式 ......................................... 11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路旁停车场、人行道雨水花园建设方式表 ........................... 12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常见园林植物耐旱能力 ........................................... 13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地表覆盖物蓄水保墒特点 ......................................... 18 参考文献 ............................................................................ 19 I DB11/T 1502—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北京蒙草节水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大兴区林业工 作站、景天下(北京)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黄垡苗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艳春、李延明、丛日晨、吴建芝、田宇、刘倩、郭建梅、李建胜、王飞、高 坤、李全明、赵洪林、于凌霄、李艳、刘剑、贾素苹、王浩。 II DB11/T 1502—2017 节水型林地、绿地建设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水型林地、绿地建设的一般要求、场地整理、雨水设施建设、节水植物配置、节水 灌溉和蓄水保墒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林地、绿地的新建、改建及扩建。林地主要指平原地区林地,绿 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态景观绿地、园林生产绿地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DB11/T 672 再生水灌溉绿地技术规范 DB11/T 686 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 DB11/T 1436—2017 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水型林地、绿地 water-saving forest land and green space 通过场地整理、雨水设施建设、节水植物配置、节水灌溉和蓄水保墒等技术措施,有效涵养水源、 调蓄雨洪的林地、绿地。 3.2 植草沟 grass swales 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 3.3 旱溪 Dry stream 不放水的溪床,仿造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配合植物的营造在意境上表达出溪水的景观。 3.4 下沉式绿地 sunken green space 1 DB11/T 1502—2017 低于周边地面,可积蓄、入渗雨水的绿地,积水深度宜为 50mm~200mm。 3.5 雨水花园 the rain garden 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能汇聚、吸收并净化雨水。 3.6 湿塘 wet pond 可长期储存雨水,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 3.7 生态雨水口 ecological rainwater inlet 通过配置植物、景石等,具有沉砂、截污、入渗功能,并兼顾景观的雨水口。 3.8 生态出水口 ecological outlet 设置于雨水管道末端,结合景观生态手段实现消能、净化等功能的雨水出水口。 4 一般要求 4.1 节水型林地、绿地建设技术应贯彻到设计、建设、管理全过程。 4.2 建设前期应调查收集种植区域的地形、土壤、气象、水源、水文地质等资料: a) b) c) d) e) 地形资料包括种植区域的建筑物、道路、坡度、坡向等; 土壤资料包括土壤的种类、容重、质地、土壤水分特性等; 气象资料包括日照、气温、降雨、蒸散量、湿度、风力、风速、风向、冻土深等; 水源资料包括雨水、再生水、河湖水、井水、自来水等水源类型及其水量、水质等; 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地下水的分布、理化性质等。 4.3 场地整理应充分调节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重力侵蚀,保证 24h 降雨量 30mm(三年一遇) 的降水不外排。 4.4 优先选用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进行灌溉。 4.5 受到污染的降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水源,应采取相应的截流措施,避免进入林地、绿地。 5 场地整理 5.1 场地整理应充分利用场地原有地形。 2 DB11/T 1502—2017 5.2 场地汇水分区按照 DB11/T 1436—2017 中 5.3 的规定执行。 5.3 林地、绿地与广场和建筑散水等硬化地面相连接时,应低于硬化地面 50mm~100mm。 5.4 有排水要求的绿地内宜设置雨水口,其顶面标高应高于绿地 20mm~50mm。 5.5 整地形式宜采用水平阶、穴状、鱼鳞坑、小坡面,整地形式适用区域及建设要求见附录 A,整地 形式示意图见附录 B。 6 雨水设施建设 6.1 传输设施 6.1.1 植草沟 6.1.1.1 适用条件 城市水系周边的园林绿地宜采用植草沟,作为城市地表径流的预处理设施;停车场中绿化带长度 超过 30m 时宜采用植草沟;植草沟宜选择在坡度不大于 4%的区域。 6.1.1.2 建设要求 a) b) c) d) 植草沟断面宜采用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长度宜大于 30m; 上游入口位置应设置预处理前池,两侧边坡径流入流处设置卵石堆; 植草沟内宜密集种植草本植物; 当坡度较小时可采用自然土壤作为结构层;当坡度较大时,可在土壤中增加土工格栅、椰丝毯 等稳定土壤和植物的结构层; e) 当纵坡超过 2%,可以将浅沟设计成阶梯状或设置挡水堰台坎; f) 浅沟的出流应考虑分散措施,避免冲蚀破坏下游设施、水体及输送系统。 6.1.2 旱溪 6.1.2.1 适用条件 可利用坡地或现状汇水冲沟建设旱溪,承接周边道路、广场、上游汇水区的地表径流,连接至下 游的受纳水体。 6.1.2.2 建设要求 a) 断面应为抛物线形,以卵石铺设的干涸溪床为主体,宽度应大于其深度,具体比例依据现状条 件确定。可用粗糙石块铺设在底部,小卵石铺设在边缘; b) 宜设置蜿蜒的溪床路径,上游入水口、转弯处宜增加溪床宽度,铺设粗糙卵石或石块,下游出 水口宜增加溪床宽度,铺设细卵石; c) 应基于现状谷地、冲沟或斜坡进行布置,依据设计需求宜增加跌水、汀步等设施,也可人工挖 方构筑,所挖土方堆筑在溪床两侧作为缓和的驳岸边坡; d) 溪床中央宜种植草本植物,两侧可增加乔木、灌木。 6.1.3 雨水沟渠 6.1.3.1 适用条件 3 DB11/T 1502—2017 地表径流流量较大且无特定的径流水质处理需求时,宜采用雨水沟渠。 6.1.3.2 建设要求 a) 雨水沟渠的断面应为矩形或梯形,深度以 100mm~450mm 为宜,宽度大于深度,由砖、石等硬 质材料砌筑,材料间缝隙较宽,宜种植草本植被。沟渠侧壁宜布置为台阶状,保持自然渗透状 态; b) 布局形式宜为直线、折线或曲线,宜结合坡地、台地增设跌水景观; c) 雨水沟渠的泄水能力应大于服务面积内设计重现期的道路雨水流量; d) 雨水沟渠设计应满足相应承载力要求和抗冻要求。 6.2 滞留渗透设施 6.2.1 下沉式绿地 6.2.1.1 适用条件 适用于各类园林绿地及绿地中的各个区域。设置下沉式绿地时,应选择下沉式绿地的积水时间不影 响绿地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的区域。 6.2.1.2 建设要求 a) b) c) d) e) 下沉式绿地内宜设置溢流口,溢流高程高于周边绿地并低于铺装地面; 下沉式绿地应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
DB11-T 1502-2017 节水型林地、绿地建设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30: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