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13.040.40 Z 60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526—2018 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检验规范 2018 - 07 - 23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2526—2018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概述 .............................................................................. 2 5 检测条件 .......................................................................... 2 6 准备工作 .......................................................................... 2 7 检测 .............................................................................. 2 8 检验周期 .......................................................................... 4 9 判定规则 .......................................................................... 4 10 质量保证 ......................................................................... 4 I DB51/T 252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解释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思、吴宇、刘荣、毛佳伟、郝星杰、田华、王美娜、朱海、邹勇。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II DB51/T 2526—2018 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检验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检测条件,准备工作,检测和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的检验。 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 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20950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HJ 38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油气 gasoline 加油站加油、卸油和储存汽油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非甲烷总烃)。 3.2 油气排放质量浓度 vapor emission concentration 标准状态下(温度273 K,压力101.3 kPa),排放每立方米干气中所含非甲烷总烃的质量,单位为 3 g/m 。 3.3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 vapor recovery processing equipment 通过采用吸附、吸收、冷凝、膜分离等方法将发油过程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处理的装置。 3.4 油气回收检测仪 gasoline vapor recovery detectors 油气回收检测仪主要是通过测量压力、流量,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检测液阻、密闭性、气 液比等主要技术参数的装置。 1 DB51/T 2526—2018 3.5 付油回气比 Oil return gas ratio 付油产生的油气进气体积与付油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油气收集系统密闭性的主要指标。 4 概述 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由油气收集系统和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组成。该装置的作业是为了控制汽油在发 油过程中的油气挥发,采用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来控制油气对环境的污染。即在油气回气管末端安装油气 处理装置,通过设备对油气进行处理,使净化后的气体排入大气并符合GB 20950。 5 检测条件 5.1 了解油库情况、流量计接头要求、取样口设置情况、电源情况,根据油库情况配备相关设备,满 足测试要求。 5.2 每天最大生产负荷的时间区间或发油相对集中的时段检测收集系统泄漏气体浓度,泄漏点气体浓 度要符合 GB 50058 要求,否则立即停止气体泄漏检测,疏散人群。 5.3 进口检测安装截流阀和检测时的环境温度高于 20℃。 5.4 液体泄漏检测注意检测底部装油密闭式快速接头断开时的汽油泄漏量,检测时间不宜过长。 5.5 油气回收装置宜用高纯度氮气定量稀释采集样品。 6 准备工作 6.1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2 检测器材准备 非甲烷总烃测试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其他参数见 HJ/T 38。 烃类气体探测器:分辨率不低于 0.01%。 风速仪:分辨率不低于 0.1m/s。 差压力表箱:量程范围 0~2.5kPa,精度为满量程的 0.5%;满量程范围 0~5.0kPa。 取样装置见 HJ/T 38。 采样袋、针筒和气体流量计等。 所有计量设备应按计量标准校准。 检测前准备 6.2.1 检测小组至少 3 人,检测小组人员分工包括安全员、操作员 A,B。 6.2.2 收集非防爆物品如手机(含蓝牙、穿戴电子)、打火机等,检测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所有参与人员导除静电,非作业人员全部清离。 6.2.3 划分工作区域,设置隔离栏。 6.2.4 仪器自检 7 检测 7.1 2 检测项目 DB51/T 2526—2018 表1 检测项目 序号 7.2 检测项目 1 收集系统气体泄漏浓度 2 收集系统对油罐车内部的压力 3 处理装置油气排放浓度 4 处理装置油气处理效率 5 底部装油汽油泄漏量 6 油气回收装置的回收率 7 付油回气比 检测方法 7.2.1 收集系统气体泄漏浓度 7.2.1.1 按照 GB 20950 附录 A 测试。 7.2.1.2 两次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 15%,发现超过限值的泄漏点应再检测 2 次,以 3 次平均 值作为检测结果。 7.2.2 7.2.2.1 7.2.2.2 7.2.3 7.2.3.1 7.2.3.2 7.2.4 7.2.4.1 7.2.4.2 7.2.5 7.2.5.1 7.2.5.2 7.2.6 7.2.6.1 7.2.6.2 7.2.6.3 7.2.6.4 收集系统对油罐车内部的压力 按照 GB 20950 测试。 两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10%。 处理装置油气排放浓度 按照 GB 20950 测试。 两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15%。 处理装置油气处理效率 按照 GB 20950 测试。 两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15%。 底部装油汽油泄漏量 按照 GB 20950 测试。 两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15%。 油气回收装置的回收率和付油回气比 油气回收装置的回收率检测应再还价温度不低于 20℃、发油相对集中的时段进行 检测处理装置进口油气浓度,连续采样时间不少于 1 小时,采用按照 GB/T 16157 执行。 样品分析方法按照 HJ/T 38 执行。 当天气体进气量和发油量由以当天油库计量器具为准。 油气回收装置的回收率按照公式(1)计算: η= C1 × V 1 × E1 M 1 ×106 (1) 式中:η——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率,%; 3 DB51/T 2526—2018 3 C1——装置入口气体油气质量浓度,g/m ; 3 V1——装置当天油气进气量,m ; M1——油库当天发油量,t; E——油气回收装置处理效率,%; 付油回气比按照公式(2)计算: B= V1 M (2) 式中:B——付油回气比; 3 V1——装置当天油气进气量,m ; 3 M——油库当天发油量,m ; 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率应大于90%,付油回气比应为1.0~1.1。 8 检验周期 收集系统对油罐车内部的压力、处理装置油气排放浓度、处理装置油气处理效率、油气回收装置的 回收率、付油回气比每年至少检测一次;收集系统气体泄漏浓度、底部装油汽油泄漏量每半年至少检测 一次。 9 判定规则 检测项目应全部符合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油气回收装置合格。若收集系统气体泄漏浓度和底部装油 泄漏量有一次不符合技术要求,允许当场重新检测两次,三次检测结果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 10 质量保证 10.1 仪器控制 10.1.1 检测设备应符合 GB 50058 要求。 10.1.2 注意仪器及辅助仪器使用条件,仪器要定期强检,规范填写点检和使用记录,做好仪器维护保 养记录。 10.1.3 测漏仪在使用前需用新鲜空气进行标零,每两个月应用标气对其进行标定。 10.2 人员控制 检测人员需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人员着装具有防静电措施。 10.3 其他控制 10.3.1 整个检测流程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编制作业指导书。 10.3.2 根据不同储油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10.3.3 定期开展比对试验,仪器标定和期间核查工作。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51-T 2526-2018 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检验规范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526-2018 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检验规范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526-2018 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检验规范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526-2018 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检验规范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01: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