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67.120.30 B 52 福 DB35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798—2018 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Epinephelus moara 2018 - 11 - 22 发布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2 - 22 实施 发 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DB35/T 1798—2018 * 2018 年 11 月第一版 2018 年 11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798—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环境条件 .......................................................................... 1 4 亲鱼培育 .......................................................................... 1 5 人工繁殖 .......................................................................... 2 6 苗种培育 .......................................................................... 4 7 病害防治 .......................................................................... 5 8 苗种出池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激素植埋亲鱼雄性化技术 .......................................... 6 I DB35/T 179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罗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诏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东山县裕 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云纹石斑鱼省级良种场、宁德市蕉城区渔业经营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庆民、王在文、许朝晖、沈琼仙、游玉、柳财文。 II DB35/T 1798—2018 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人工育苗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 种培育、病害防治和苗种出池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2013 浮动式海水网箱养鱼技术规范 DB35/T 1074 福建省水产苗种场建设规范 3 3.1 环境条件 产地 应符合NY 5362规定的要求。 3.2 水质 应符合NY 5052规定的要求。 3.3 设施 应符合DB35/T 1074规定的要求。 4 4.1 亲鱼培育 海区选择 设置网箱海域应符合SC/T 2013规定的要求。 4.2 网箱规格 以5 m(长)×5 m(宽)×3 m(深)的养殖网箱为宜。 1 DB35/T 1798—2018 4.3 来源 以人工养殖群体为主,并适时补充海区捕捞个体。 4.4 选择 4.4.1 一般要求 应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和无畸形的成鱼作为亲体。 4.4.2 雄鱼 提前1年,选择6龄以上(体重≥4 000 g)成鱼,采用人工性转化技术,在其背肌中植入17α-甲基 睾丸酮药条。药条制作和植入操作技术参见附录A。体外挂标志牌或体内植入鱼类PIT电子标签,移入亲 鱼培育网箱培育。已性转化成功的亲鱼,同样做好标记,移入网箱培育。 注:PIT电子标签是一种植入式电子标签,是已写入鉴定序号的计算机芯片。晶片装在一个很小的光滑的、不会引 起动物排斥的玻璃体内。动物注射过晶片,通过唯一的序列号,就可以一直被识别。市场上有成熟的产品可供 选择。 4.4.3 雌鱼 提前6个月,选择4龄以上(体重≥2 000 g)作为亲体,移入网箱培育。 4.4.4 雌雄比例 雌雄比例为20:1~30:1。 4.5 培育密度 3 不高于3 kg/m 。 4.6 日常管理 亲鱼的饵料应以鳀鱼、蓝圆鰺、鱿鱼等新鲜小杂鱼为主,每日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体重的5%左右。 如无新鲜饵料,可使用鲜度良好的冷冻小杂鱼饵料。使用前置于海水中解冻,即化即用。 繁殖季节前3个月,投饵时,每千克饵料中加入含量1.0 g~1.5 g的维生素E软胶囊。 5 人工繁殖 5.1 备产亲鱼的选择和运输 5.1.1 选择 春季海区水温上升至19 ℃时,挑选体质健康、腹部柔软的亲鱼移入培育池。 5.1.2 运输 海上采用活水船运输;陆上采用直径大于亲鱼全长的鱼篓或边长大于亲鱼全长的容器充氧运输。运 输密度以亲鱼总重不高于承载容器实际水量的20%。亲鱼的搬动应使用鱼夹。 2 DB35/T 1798—2018 5.2 亲鱼的培育 5.2.1 培育池 2 2 面积30 m ~50 m ,有效水深1.5 m~1.8 m,圆形或抹角方形的室内水泥池为宜。 5.2.2 水质及光照条件 培育用水经沉淀、砂滤,水质应符合NY 5052要求;盐度23~32,光照强度200 lx~300 lx。 5.2.3 水温控制 配备水温控制设备,控制水温19 ℃~23 ℃。 5.2.4 入池前处理 亲鱼入池前用淡水浸泡10 min或用药物消毒处理,药物使用符合NY 5071规定的要求。 5.2.5 亲鱼培育密度和雌雄比例 按每口培育池20~30尾雌性亲鱼配1尾雄性配置亲鱼。 5.2.6 亲鱼日常管理 采用流水培育,每天的流水量为实际水体的2~3倍。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投饵1次;饵料为新鲜或冷冻的鳀鱼、蓝圆鲹或鱿鱼。投喂前每千克饵料加入含 量1.0 g的维生素E软胶囊,DHA和EPA粉剂各0.3 g的营养强化剂。视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及时清除残 饵。 5.3 5.3.1 人工授精 采卵亲鱼的选择 雄鱼发情时侧线以上呈均匀的深灰暗色,腹部呈白色;雌鱼发情时体表呈明显的黑白相间斑纹。选 择发情1 h后的雌鱼直接采卵。未发情的雌鱼可视性腺发育程度和生产安排,注射催产激素。注射剂量 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1 mg/kg~3 mg/kg鱼体重,行胸鳍基部注射。 5.3.2 人工授精操作 轻轻挤压雌鱼腹部,将卵挤入擦干的干净容器中,随即挤精液到鱼卵上(一次取精液0.2 mL~0.5 mL) ; 将精卵轻轻搅拌后加入清洁海水充分搅匀。雄鱼可多次采精。 5.3.3 受精卵的收集和处理 将受精卵轻轻搅拌后静置5 min后,用80目筛绢网制作成的小抄网捞取上浮的受精卵,清水冲洗后 直接移入育苗池孵化。 5.4 5.4.1 受精卵孵化 育苗池规格 2 2 以圆形或方形四角抹圆、规格为15 m ~20 m 、水深1.2 m~1.5 m,排水口置于池底中央的育苗池 为宜。 3 DB35/T 1798—2018 5.4.2 孵化条件及时间 孵化水温21 ℃~26 ℃,pH 8.0~8.2,盐度30~35,连续充气,溶解氧≥5 mg/L,保持水质稳定。 孵化时间为18 h~36 h。 5.4.3 孵化管理 4 3 4 3 孵化密度(按育苗池实际有效水体计)1.5×10 粒/m ~2.5×10 粒/m 。受精卵入池时水位为1.0 m, 每天加水20 cm,加至实际有效水位后开始每天换水。 仔鱼孵出后及时吸污,除去池底污物和死卵。 6 苗种培育 6.1 环境条件 适宜水温23 ℃~30 ℃,最适水温25 ℃~28 ℃;适宜盐度20~33,最适盐度23~28;pH 8.0~8.3; 2 控制光照强度5 000 lx。育苗期间,育苗池每2 m 左右布设一个气石,连续充气,保持溶解氧5 mg/L以 上。前期气量以小且均匀为宜,随着鱼苗的生长,逐渐加大充气量。应尽量避免环境条件突变。 6.2 培育密度 4 3 4 3 4 3 4 3 仔鱼期1.0×10 尾/m ~2.0×10 尾/m ,稚鱼期0.8×10 尾/m ~1.8×10 尾/m ,幼鱼期 4 3 4 3 0.1×10 尾/m ~1.5×10 尾/m 。 6.3 饵料及投喂方法 6.3.1 牡蛎受精卵和担轮幼虫 从仔鱼开口后,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100 ind./mL~300 ind./mL,连续3天。 6.3.2 褶皱臂尾轮虫 投喂时间为4~25日龄,每天投喂1~2次,投喂密度为5 ind./mL~20 ind./mL。轮虫投喂前需经6 h 以上EPA和DHA的强化培养。强化方法按营养强化剂市售商品使用说明进行。 6.3.3 卤虫无节幼体 投喂 时间 为 20~45日龄 ,每 天早 晚 各投 喂1次 ,投 喂量 视 鱼苗 规格 、 密度 调整 , 投喂 密度 0.5 ind./mL~2 ind./mL。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前需经EPA和DHA营养强化剂3 h以上的强化培养。强化方 法按营养强化剂市售商品使用说明进行。 6.3.4 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 投喂时间为40~60日龄,每天投喂次数4~6次,视水温、鱼苗的摄食情

pdf文档 DB35-T 1798-2018 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798-2018 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798-2018 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798-2018 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3:19:3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