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3.010 D09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57—2018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实施指南 Guideline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risk on stone processing enterprises 2018 - 06 - 01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37/T 325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单位:山东华峰石业集团有限公司、莱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恩玉、张迎新、陈志文、张治云、黄晨琛。 I DB37/T 3257—2018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和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 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石材加工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分级与管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3890 天然石材术语 GB/T 18664 GB/T 23466 GB/T 29510 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护耳器的选择指南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GBZ 19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AQ 4220 石材加工工艺防尘技术规范 3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3-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术语和定义 GB/T 13890、GBZ/T 224、DB37/T 2882-2016 和 DB37/T 2973-201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文件。 3.1 石材加工 stone processing 利用大理石、花岗岩、板石等为原料通过锯割、磨光(火烧或喷砂)、切割或雕刻、异型加工等工 艺,加工成建筑装饰材料、工艺品及其它用途产品的过程。 4 职责和要求 1 DB37/T 3257—2018 4.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实施分级管控。 4.2 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 4.2.1 领导小组可由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等组成,全面负责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4.2.2 组织机构(办公室)可设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体系实施方案编制、制度建设、体系运行 和维护、风险告知、档案管理。 4.3 强化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 人员、车间及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在职业病危害风险实分级管控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4.3.1 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组长)应保证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金和物资的投入,统筹规 划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并实施奖惩,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4.3.2 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副组长)应对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统一部署和协调,负 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相关制度的审核,组织对方案和制度的培训,监督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办公室)履 行其职责。 4.3.3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保证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落实,负责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清单、重大风险 清单、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措施清单的编制,组织作业人员的培训。 4.3.4 各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工等其他人员应熟知所辖或所管理岗位的职业病 危害风险和管控措施并严格实施管控。 4.4 制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4.4.1 实施方案应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步骤和实施流程。 4.4.2 考核办法应明确考核内容和奖惩措施,参见附录 A。 4.5 应制定培训计划和保障培训顺利开展的工作措施,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 病危害的劳动者等实施全员培训。 4.6 应落实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基础管控措施,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4.6.1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 防护设施设计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6.2 及时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对劳动者 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 4.6.3 对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4.6.4 按照 GBZ 188 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 4.6.5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及其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和管理应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 4.6.6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接触矽尘、噪声的作 业岗位。 4.7 应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点采取有效的现场管控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4.7.1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应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风险点应设置应急 救援设施,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 GB/T 50087、GBZ 1、GBZ 194、AQ 4220 的规定。 4.7.2 应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应按 GB 2626、 GB/T 11651、GB/T 18664、GB/T 23466、GB/T 29510 的要求选用和配备。 4.7.3 对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原料必须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危害警 示标识设置应符合 GBZ 158 的要求。 2 DB37/T 3257—2018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5.1.1 典型石材加工工艺 石材荒料石运至荒料堆场,经过锯石机切割加工、磨抛机研磨抛光、火烧加工或喷砂加工成半成品; 再经切机切割加工、雕刻加工、电脑仿形机加工、人工异型加工成成品;最后经检验合格进行成品包装 外运的过程。典型石材加工流程图,参见附录 B。 5.1.2 5.1.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锯割加工 锯石机将石材荒料锯割成所需厚度的毛板,或条状、块状等形状的半成品,常用设备有花岗石专用 的切石机、单片锯、组合锯等,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矽尘。 5.1.2.2 磨机抛光 磨抛机将锯好的毛板或条石进一步加工,使其厚度、平整度、光泽度达到要求,常用设备有自动、 连续磨抛机和手扶磨抛机,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矽尘。 5.1.2.3 火烧加工 火烧加工是利用组成花岗石的不同矿物颗粒热胀系数的差异,用火焰喷烧使其表面部分颗粒热胀破 裂脱落,形成起伏有序的粗面纹饰,可以采用机械化加工,如火烧机;也可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加工 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矽尘和高温。 5.1.2.4 喷砂加工 喷砂加工是用普通河沙或是金刚砂来代替高压水来冲击石材的表面,可以采用机械化加工,如喷砂 机;也可通过人工来完成,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矽尘。 5.1.2.5 切割加工 切机将毛板、抛光板或条石等半成品板材按订货要求进行定形切割加工成成品,常用加工设备有红 外线桥式切机、普通切机等,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矽尘。 5.1.2.6 雕刻加工 雕刻加工是将荒石料或板材等雕刻成不同形状的各种装饰品、观赏画等,常用角磨机、手提切割机、 电磨、电锤、电钻等工具,通过手工加工劈、剁、磨、铲、凿、钻等;也可采用机械化加工,如雕刻机, 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矽尘和手传振动。 5.1.2.7 仿形机加工 电脑仿形机将半成品板材或条石仿形切割、造型成各种不规则的样条等异型产品,运行过程中可能 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矽尘。 5.1.2.8 人工异型加工 3 DB37/T 3257—2018 用角磨、手提切机等电动工具通过人工修饰、造型、磨光或雕刻成各种不规则的样条等异型产品, 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矽尘和手传振动。 5.1.2.9 检验 成品检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 5.1.2.10 成品包装 产品包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 5.1.2.11 水处理 泥水分离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 5.1.2.12 检维修 检维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矽尘。 5.2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确定 5.2.1 风险点确定原则 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总和 确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5.2.2 风险点清单 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分析作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作业区域、接触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种类、可能发生的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据此划分风险点并编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清单,参见附 录 C。 5.3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 5.3.1 评价方法 按 DB37/T 2973-2017 中 5.5 进行评价。 5.3.2 重大风险确定 将职业病危害风险值(T)大于 32 的作业岗位和作业场所存在矽尘且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检测结果大 于二分之一接触限值的作业岗位确定为重大风险。 5.3.3 重大风险清单 在每一轮风险点确定和风险分级后,编制重大风险清单,其内容应包含风险点名称、类型、危险源 及其存在的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 等信息,参见附录 D。 5.4 5.4.1 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时空分布、接触方式及接触水平,从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应急处置、 现场管理、培训教育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风险实施分级管控。 4 DB37/T 32
DB37-T 3257-2018 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30: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