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01.040.65 CCS B 20 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305—2021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2021 - 04 - 20 发布 2021 - 05 - 20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7/T 30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西平县水利局、西平县农业局、汝南县水产局、泌阳 县水产局、上蔡县水产站、泌阳县宋家场水库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世平、孙耀民、张海洋、陈凡、宋德春、李红艳、秦松军、张亚敏、刘海潮、 王磊。 I DB 4117/T 305—2021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鱼池塘养殖的术语定义、环境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饲养管 理、病害防治、档案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草鱼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1176 草鱼鱼苗、鱼种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NY/T 842 绿色食品 鱼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鱼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 1001 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试水 清塘后,用少量水产养殖对象活体检验池水中药物毒性是否消失的方法。 3.2 鱼苗 受精卵发育出膜后至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阶段的仔鱼。 3.3 鱼种 鱼苗生长发育至体被鳞片、长全鳍条,外观已具有成体基本特征的幼鱼。 3.4 夏花 鱼苗经20天左右饲养后在夏季出池的鱼种。全长为2 cm~3 cm。 3.5 渔药 2 DB 4117/T 305—2021 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力以及改善 养殖水体质量的一切物质。 3.6 停药期 最后停止给药日到水产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 4 环境条件及放养前准备 4.1 池塘选择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底平坦,通风向阳。形状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好,长宽比以5:3 为宜。鱼苗池面积667 ㎡~2000 ㎡、水深1 m~1.5 m,成鱼池面积2000 ㎡~10000 ㎡、水深保持1.5 m~ 2.5 m为宜。符合NY/T 391的规定。 4.2 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7天~10天,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修整池埂。 4.3 药物清塘 4.3.1 干法清塘 生石灰每667 ㎡水面60 kg~70 kg(水深0.2 m),用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毒性消失时间为7天~ 10天。 4.3.2 带水清塘 漂白粉,每667 ㎡水面(水深1 m)15 kg,用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毒性消失时间为3天~5天。 4.4 注水 清塘2天~3天后注水,鱼苗池水深至0.5 m~0.6 m;鱼种池水深至0.8 m~1.0 m。注水时用60目的 筛绢网过滤。 4.5 施基肥 放鱼前5天~7天,鱼苗或鱼种池中施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200 kg/667 ㎡~300 kg/667 ㎡或绿肥200 kg/667 ㎡~300 kg/667 ㎡。新挖鱼池应增加施肥量或增施氮磷比为9:1的化肥5 kg/667 ㎡~10 kg/667 ㎡。 4.6 透明度 放养时达到:草鱼为主的培育池池水透明度为25 cm~40 cm。池水轮虫密度为5000个/L~10000个 /L。 4.7 试水 4.7.1 方法 将50尾 ~100尾活鱼苗放入设置于池内的网箱中,经12 h~24 h观察鱼的状态,如果鱼苗正常可投 苗。 3 DB 4117/T 305—2021 4.7.2 拉空网 试水后用夏花捕捞网在池中拉网1次~2次。若发现野鱼或敌害生物,应重新清塘。 5 苗种培育 5.1 鱼苗培育 5.1.1 鱼苗来源 鱼苗来源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专业养殖场。 5.1.2 苗种质量 肉眼观察95%以上的鱼苗卵黄囊消失,鱼鳔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鱼体透明,色泽光亮。集群 游动,行动活泼,在容器中轻微搅动水体,90%以上胡鱼苗有逆水能力。规格整齐,逆水能力强,体质 健壮,畸形率小于3%,伤病率小于1%,95%以上的鱼苗全长应达到0.7 cm。需经检疫合格,质量符合GB/T 11176的规定。 5.1.3 鱼苗放养 放养密度为10~15万尾/667 ㎡。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在池塘上风处下塘,水温差控制在2℃以内。 放养时准确计数放养数量,一次放足。 5.1.4 饲养管理 5.1.4.1 豆浆培育法 鱼苗放养后,每天每667 ㎡水面用2 kg~3 kg黄豆加水泡发后磨成豆浆,分2次~3次全池泼洒;一 周后,黄豆增至3 kg~4 kg;培育10天后,在池边加泼一次或在池塘周围浅水处堆放豆渣或豆饼糊。 5.1.4.2 绿肥培育法 鱼苗放养后,每隔3天~5天在池塘四角堆放鲜草,每667 ㎡水面150 kg~200 kg,1天~2天翻动次, 一周后逐渐捞出不易腐烂的根茎残渣。培育后期,视水质与鱼苗生长情况适当泼洒豆浆或在池边堆放豆 饼糊。 5.1.4.3 有机肥培育法 鱼苗放养后,每天两次泼洒经发酵的有机肥,每次每667 ㎡水面30 kg~40 kg;培育期间,根据水 质与鱼苗生长情况适当增减;在培育后期,还应在池边堆放豆渣或豆饼糊。 5.1.5 日常管理 5.1.5.1 巡塘 每日巡塘3次~5次,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蛙卵和蝌蚪,及时 清除敌害生物,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5.1.5.2 定期注水 一周后,每3天~5天注水一次,每次加深10 cm~15 cm。待鱼体全长3 cm左右时,池塘水深为1.2 m~ 1.5 m。 4 DB 4117/T 305—2021 5.1.6 出池 5.1.6.1 时间 鱼苗经约20天培育至全长3 cm左右时及时拉网锻炼,准备出池。 5.1.6.2 拉网锻炼 夏花出塘前拉网锻炼2次~3次,每次拉网前停喂饲料、清除池中杂草和污物。 拉网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9时~10时。 第一次拉网将鱼围入网中,观察鱼的数量及生长情况,密集10 min~20 min后放回池中。如发现浮 头,应立即放回池中;如活动正常,可适当延长密集时间。隔天拉第二网,待鱼围入网中密集后赶入网 箱中,随后在池中慢慢推动网箱,清除箱内污物。经1 h~2 h,若距鱼种培育池较近即可出塘;若需长 途运输,需再隔一日,待第三网锻炼后出塘(操作同第二网) 5.1.6.3 筛选与计数 出池时,若夏花规格参差不齐,需用鱼筛分选。 夏花计数有重量法和容量法2种。将筛选后的夏花随机取样,按单位重量或容积的夏花尾数乘以总 重量或容积,即为夏花的总数量。再随机取出30尾测量全长与体重,求出平均规格。 5.2 鱼种培育 5.2.1 鱼种来源 由符合5.1.1的鱼苗培育而成,或从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鱼类繁育场引进,需经检疫合格。 5.2.2 鱼种质量要求 体形正常,鳍条、鳞被完整,体表光滑有粘液,色泽正常,游动活泼。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符合 GB/T 11176中的规定。 5.2.3 鱼种消毒 用3%~5%的氯化钠水溶液浸洗5 min~10 min。 5.2.4 鱼种放养 5月份至7月份,当草鱼种全长达到5 cm以上时再放养, 放养密度1.5-2万尾/667 ㎡。 5.2.5 投饲与施肥 5.2.5.1 投饲原则 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5.2.5.2 天然饲料投饲 以青饲料为主,不论是主养还是作为混养。每生产1 kg草食性鱼的鱼种,青饲料的投饲量均不少于 5 kg。 5.2.5.3 配合饲料投饲 5 DB 4117/T 305—2021 鱼达到一定规格食性转化后,可以用投饵机投喂配合饲料进行驯食和投饲。根据草鱼种的个体大小 和营养需求,选择相应鱼种的配合饲料投饲。 配合饲料质量符合各相应鱼类鱼种配合饲料标准和NY 5072的要求。 5.2.6 日常管理 5.2.6.1 巡塘 清晨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发现浮头或鱼病及时处理,投饲与施肥时注意水质与天气变化;下午清 洗饲料台时检查吃食情况,检查进出水口设施和池埂,发现破漏及时修整,防止逃鱼和水鸟等敌害,并 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记录。 5.2.6.2 定期注水、换水、排水 每隔10天~15天左右加水一次,每次池水加深10 cm~15 cm。注水到最高水位后换水,每次最大换 水量不宜超过池水的1/3。废水外排时,应满足SC/T 9101的要求。 5.2.6.3 增氧机管理 晴天中午开机2小时;阴天时次日凌晨2:00~4:00开机;阴雨天要常开机。溶氧量保持在5 mg/L 以上。 5.2.7 鱼种筛选 自8月底9月初开始,拉网检查各类鱼种生长情况。如规格相差悬殊,宜及时拉网筛选分养,调整投 饲施肥数量,以保证鱼种出塘规格整齐。 5.3 并塘与越冬 5.3.1 越冬池塘条件 背风向阳,保水性好,面积1300 ㎡~5000 ㎡,水深2.5 m~3.0 m。 5.3.2 鱼种进池与越冬密度 鱼种放入越冬池前应停食2天~3天,拉网锻炼2次~3次,经计数称重与药物消毒后放养。操作过程 中防止鱼体受伤,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后再放养。 放养数量根据鱼体规格、体质及越冬池塘条件等决定。一般鱼种全长12 cm~13 cm,放养量2万尾 /667 ㎡左右;全长15 cm~16 cm,放养量1万尾/667 ㎡~1.5万尾/667 ㎡。 5.3.3 越冬管理 天晴日暖时适当投饲与施肥,日常管理时注意水质和防止鸟害侵袭。定期注入含浮游植物较多的池 水。适时施放无机肥(尿素与过磷酸钙各0.5 kg/667 ㎡,不施有机肥),提高池水肥度和生物增氧量。 6 成鱼养殖 6.1 清池消毒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修整池埂,之后加水0.1 m~0.2 m,再用生石灰200 mg/L 全池泼洒。4天后注水至1.5 m以上,7天后即可试水放鱼。 6 DB 4117/T 305—2021 6.2 搭建食台 在避风向阳、水深大于2 m、离岸3 m~6 m的开阔水域设置饵料台。每3000 ㎡水面设置1个饵料台。 6

pdf文档 DB4117-T 305-2021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305-2021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305-2021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305-2021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2:28: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