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01.040.65 CCS B 20 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309—2021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04 - 20 发布 2021 - 05 - 20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7/T 30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蔬菜办公室、河南省李芳生 态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班新河、史红鸽、魏银初、李新民、丁亚通、李九英、苗保朝、陈宏、王梦扬、 米胜利、杨瑞晗。 I DB 4117/T 309—2021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菌种制作、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 培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保鲜与贮运和生产档案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3-202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31—2009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2009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1935—2010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2013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保护地栽培 在不适宜大球盖菇栽培的季节和区域,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进行栽培的形式。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2375第4.1.1条规定。 5 菌种制作 选用国家、省级认(鉴)定品种及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 按NY/T 528和NY/T 1731的规定制作菌种。质量应符合NY/T 1742的规定。 1 DB 4117/T 309—2021 6 栽培季节 6.1 早秋播种,秋冬采收是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的适宜模式。 6.2 在当地最高气温降至 30℃以下播种,如果栽培设施具有遮荫、降温条件,可适当提前播种。保护 地栽培一般在 9 月播种,10 月中旬开始采收。 7 栽培场地 菇房(棚)、设施布局与建造、场所前处理、田园(场地)清洁、场所后处理应符合NY/T 2375的 规定。 8 栽培管理 8.1 栽培工艺流程 培养料配制→铺料播种→覆土→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后管理。 8.2 培养料配制 8.2.1 原料选择 8.2.1.1 选择符合 NY 5099、NY/T 1935 规定的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常用主料有稻草、稻壳、小 麦秸、小麦壳、玉米秸、玉米芯、豆秸以及花生秧、花生壳、阔叶树木屑、食用菌菌渣等农林废弃物, 常用辅料有豆粉、米糠、麦麸等,常用化学添加剂有石灰等。 8.2.1.2 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混入。秸秆粉碎成 3 cm~10 cm,玉米芯、 菌渣颗粒度 0.5 cm~2.5 cm。 8.2.2 生产用水 应使用清洁水源,符合GB 5749 要求。 8.2.3 常用配方 8.2.3.1 王米秸秆 50%,稻壳 20%、木屑 30%。 8.2.3.2 稻草或麦秸 50%、稻壳 50%。 8.2.3.3 麦秸 80%、玉米芯 19%、石灰 1%。 8.2.4 原料预湿 主料要先预湿。给料堆喷水,边喷淋边翻堆。选用微喷带喷水,增加喷雾时间,利于原料吸足水分。 预湿1 d~2 d,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75%。预湿后按配方向料堆掺入石灰及辅料,采用机械翻拌原料。 8.2.5 原料发酵 8.2.5.1 预湿后建堆发酵。采取料堆打孔、翻堆方式促进通氧透气。发酵期间,当堆顶以下 20 cm 处 料温达到 65℃时维持 24h,进行第一次翻堆,共翻堆 4~5 次。发酵 7~10d。 8.2.5.2 第一次翻堆前时要检查培养料含水量,若含水量不足,要及时补水,并一次补足。 8.2.5.3 发酵好的培养料呈棕褐色,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含水量在 65%~75%。pH5~8。 8.3 铺料播种 2 DB 4117/T 309—2021 8.3.1 整地做畦 8.3.1.1 播种前清除杂草,灌水造墒,使土壤达到手握成团,落地能散的状态。 8.3.1.2 采用高畦栽培,畦宽 70 cm~80 cm,背高 3 cm~5 cm,畦与畦之间距离 40 cm~50 cm,畦 面修整成中间略高的龟背型。 8.3.2 用料及用种量 用料量15 ㎏/㎡~20 ㎏/㎡(干料),厚度为20 cm~30 cm。用种量500 g/㎡~600 g/㎡。 8.3.3 铺料播种方式 8.3.3.1 采用“二层料一层℃以下。 8.3.3.2 “二层料一层种”铺料播种法,即:第一层铺料厚 15 cm,梅花状穴播核桃大小的菌块,穴 深 5 cm~8 cm,穴距 8 cm~10 cm,点种后扒平种穴,再铺料厚 5 cm~10 cm。 8.3.3.3 “三层料二层种”铺料播种法,即:第一层铺料厚 8 cm~10 cm,穴播第一层菌种,第二层 铺料厚 10 cm~15 cm,穴播第二层菌种,第三层铺料厚 5 cm~8 cm。 8.3.3.4 播种后将畦上栽培料整理成龟背形,拍平料面,并稍加压实,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在畦床 表面喷洒杀虫、杀菌剂。 8.3.3.5 当料温超过 30 ℃时,畦上每隔 30 cm~40 cm 打直径 3 cm~5 cm 的透气孔 1 个,至料床底 部。 8.4 覆土 8.4.1 覆土材料 8.4.1.1 符合 NY/T 5010 第 3.2 条规定。要求肥沃、疏松、保水性能好,其总汞、总砷、总镉、总铅 指标应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宜采用 50%泥炭土、50%林地腐殖土等配方覆土,并做好消毒杀虫处理。 pH 6.5~7.5。 8.4.1.2 覆土层的含水量以手捏土粒变扁但不破碎、也不粘手为宜,土粒直径 2cm 以内。也可直接覆 施干土后再微喷增湿。 8.4.2 覆土时机 待菌种块与块之间连接时,或菌丝吃料达2/3后覆土。 8.4.3 覆土方法 覆土厚度为2 cm~4 cm。覆土后覆盖石灰水浸泡的湿草帘、秸秆或覆盖黑色地膜,保持土层湿润。 8.5 发菌管理 8.5.1 发菌期间温度控制在 22℃~27℃,培养料含水量 65%~75%,二氧化碳浓度小于 0.2%,不需光 照。 8.5.2 播种后 15 d 内,不喷水或少喷水。待菌丝伸长到培养料的 1/2 时,或覆土层表面干燥时,雾化 喷水,保持料面覆盖物湿润。也可沟灌间接补水。切勿长时期喷水以防菌丝衰退。 8.5.3 播种后 40~50d,菌丝爬上土层,去除或扰动土上覆盖物,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促使原基 形成和菇蕾发育。 8.6 出菇管理 3 DB 4117/T 309—2021 温度控制在12 ℃~25 ℃,通过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保持土壤湿润。保持菇棚内空 气新鲜。给予100 lx~500 lx的光照强度。 8.7 采后管理 不同品种分茬次出菇或陆续出菇。一茬菇采收结束后,清理料面,补平覆土,加大通风量,停水养 菌10~12d,喷水增湿、催蕾,再按前述方法进行出菇管理,一般可采收3~4茬菇。 9 病虫害防控 9.1 防控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的原则。 9.2 防控对象 盘菌、鬼伞菌、木霉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脉孢霉菌、黏菌等杂菌。菇蚊、菇蝇、跳虫、 蠼螋、螨类及蛞蝓等害虫和有害动物。 9.3 防治措施 9.3.1 农业防治 按照本文件规定的产地环境、菌种、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培管理要求组织生产。发现地碗、鬼 伞,要及早拔除。 9.3.2 物理防治 在出菇场所悬挂粘虫黄板,诱杀菌蝇、菌蚊;利用糖醋液诱杀果蝇、小地老虎;利用杀虫灯诱杀鳞 翅目和双翅目成虫等。 9.3.3 生物防治 根据粘虫黄板上的成虫量信息,在成虫羽化始期对菇床喷施1000倍量Bti(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 变种)。 9.3.4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按NY/T 3930、NY/T 2375的规定执行。出菇期禁止向子实体喷药。 10 采收、保鲜与贮运 10.1 采收 10.1.1 采收时机 根据成熟程度和市场要求及时采收。一般在大球盖菇菌盖上的菌膜还没有破裂,6成~7成熟时采收。 10.1.2 采收方法 采收时食指中指捏住菇柄旋转拔出并整理料面以利养菌,采大留小,切勿损伤周围小菇蕾。 4 DB 4117/T 309—2021 10.2 保鲜与贮运 采收后将畸形菇、病虫菇剔出,将优质菇整理分级、整齐码放泡沫箱内,送入0 ℃~5 ℃冷库预冷、 贮藏保鲜。鲜菇采用冷藏车长途运输。 11 生产档案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建立栽培管理和采收加工等相关的档案,并且档案记录保存三年以上。 5

pdf文档 DB4117-T 309-2021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309-2021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309-2021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309-2021 大球盖菇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13:04:4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