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73294.0 (22)申请日 2022.08.15 (71)申请人 何晓敏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高新区府 城大 道西段39 9号7栋3单元9层902号 (72)发明人 何晓敏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E04B 1/98(2006.01) E04H 9/02(2006.01) E04G 23/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 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以 下步骤: 步骤一: 确定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的高度 以及周围的环境; 步骤二: 对层数N场地类型进行 测量; 步骤三: 对层数N抗震能力进行计算; 步骤 四: 将计算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 步 骤五: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定位; 步骤六: 对 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加固。 本发明通过对周围 的土壤环 境进行检测, 避免因为周围土壤环境的 问题, 从而影 响对待设计楼层的抗倒塌能力计算 结果的准确性, 从而大大避免了外界因素对建筑 结构的影 响, 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抗倒塌能 力计算结果的精确度, 从而避免建筑结构地基对 待设计楼层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15168974 A 2022.10.11 CN 115168974 A 1.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提高建筑结构抗倒 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确定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的高度以及周围的环境; 步骤二: 对层数N场地类型进行测量; 步骤三: 对层数N 抗震能力进行计算; 步骤四: 将计算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 步骤五: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定位; 步骤六: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加固; 步骤七: 对加固后的层数N的抗震能力进行计算; 步骤八: 对加固后的抗震能力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包括: A1: 对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与地 面之间的高度和地基的深度进行测量; A2: 对周围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 S1: 对该楼层每 个房间的空间大小 进行测量; S2: 对该楼层横梁的跨度进行测量; S3: 对该楼层的横梁进行探伤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包括: 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进计算, 得出该楼层抗震能力的 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包括: 将步骤三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 从而对该楼层的抗震能 力进行判定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五包括: 对判定后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层数N需要加固的位置进 行定位, 并对该位置 的加固强度进行规定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六包括: 利用打孔设备对需要加固的位置进 行打孔, 通过化学螺栓, 将抗震装置固 定安装在该楼层所需要加固的位置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七包括: 对加固后的该楼层的抗震能力进行二次计算, 得出该楼层加固后抗震能 力的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八包括: 将该楼层加固后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 并对加固后的该 楼层的抗震能力进行判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168974 A 2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 震设计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 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震害调查发现, 中低层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相对高层建筑结构弱, 究其原因在 于在抗震设计时, 高层建筑结构比中低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严格, 多数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中仅对重要、 复杂 建筑结构进行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的抗倒塌能力验算, 而对于量 大面广的普通建筑结构不要求进行抗倒塌能力验算, 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关注中低层建筑 结构的抗 地震倒塌能力, 研究可提高其 抗倒塌能力的设计方法。 [0003]针对现有技 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 现有的提高建筑结构 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在对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 进行计算时, 经常因为 其他因素从而影响对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结果的精确对; [0005]2、 现有的提高建筑结构 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不便于对判定结果达不到标 准的楼层进行精确 加固, 从而影响加固后楼层的抗震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 术方案是: [0008]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该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 震设计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 确定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的高度以及周围的环境; [0010]步骤二: 对层数N场地类型进行测量; [0011]步骤三: 对层数N 抗震能力进行计算; [0012]步骤四: 将计算的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 [0013]步骤五: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定位; [0014]步骤六: 对层数N的抗震位置进行加固; [0015]步骤七: 对加固后的层数N的抗震能力进行计算; [0016]步骤八: 对加固后的抗震能力结果与规定数据进行对比判断。 [0017]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进一 步改进在于: 所述 步骤一包括: [0018]A1: 对待设计建筑的层数N与地 面之间的高度和地基的深度进行测量; [0019]A2: 对周围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对周围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避免因为周围土壤环境的问题, 从而影响对待设计楼层的抗倒塌能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从而大大避免了外界因素对建筑 结构的影响, 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计算结果的精确度, 从而避免建筑结构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5168974 A 3
专利 一种提高建筑结构抗倒塌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6:3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64.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pdf
NY-T 1215-2006 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鉴定规程.pdf
DB61-T 1658-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 陕西省.pdf
奇安信的漏洞管理实践.pdf
CCIA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分析报告 2022年 .pdf
GB-T 19890-2005 声学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声功率和声场特性的测量.pdf
GB 17625.1-2022 电磁兼容 限值 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pdf
GB-T 25056-2018 信息安全技术 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pdf
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DB31-T 1341-2021 商务办公建筑格力用能指南 上海市.pdf
信通院 大数据平台安全研究报告.pdf
GB-T 38664.3-2020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第3部分:开放程度评价.pdf
GB-T 36643-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威胁信息格式规范.pdf
GB-T 15319-1994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pdf
T-GDCKCJH 068—2022 离子风机静电消除器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pdf
GB-T 39243-2020 船用生物可溶性矿物棉制品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GB-T 29422-2012 水泥化学分析废液的处理方法.pdf
GB 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pdf
GB-T 22372-2008 单色黑白激光打印机测试版.pdf
DB32-T 4529-2023 医疗机构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操作规程 江苏省.pdf
1
/
8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264.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