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971100.3
(22)申请日 2022.08.1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0487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9.13
(73)专利权人 中建八局发展建 设有限公司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月牙河
路87号
(72)发明人 贾宪 孙皓 谢兆祺 高健
刘华庆 陈江 梁斌 许岳峰
王保栋 韩洪鹏 孟锰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2 258
专利代理师 马尚伟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G06F 3/04847(2022.01)
G06F 3/0488(2022.01)
(56)对比文件
CN 114792024 A,202 2.07.26
CN 112989482 A,2021.0 6.18
CN 112084556 A,2020.12.15
CN 10954 4387 A,2019.0 3.29
CN 107229802 A,2017.10.0 3
CN 103176731 A,2013.0 6.26
US 2015169791 A1,2015.0 6.18
CN 114756944 A,2022.07.15
CN 106959779 A,2017.07.18
CN 108710739 A,2018.10.26
牛晓玉.基 于BIM技术应用建 设工程管理专
业人才培 养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当代教育实 践
与教学研究》 .2020,(第14期),
审查员 李华
(54)发明名称
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互
系统和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
型构建与交互系统和方法, 属于建筑模型全息展
示技术领域, 该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
构建与交互系统包括模型解构 模块、 模型重构 模
块和交互优化模块, 模型解构 模块用于接收用户
导入的BIM模型, 并将所述BIM模型进行解构处
理, 得到模型信息; 模型重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
模型信息重建轻量化建筑 空间模型; 交互优化模
块用于接收用户手指在交互面板上滑动所述轻
量化建筑空间模型的第一点位信号或第二点位
信号。 交互优化模块针对不同使用环节进行判断
或优化, 一方面, 使得长时间的误触可报警提示;
另一方面, 对第二点位信号优化后能够得到准确
的可视方向, 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15048710 B
2022.10.25
CN 115048710 B
1.基于BIM技 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 互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模型解构模块, 其用于接收用户导入的BIM模型, 并将所述BIM模型进行解构处理, 得到
模型信息;
所述模型解构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 其用于接收用户导入的BIM模型, 对所述BIM模型进行检测, 并确定所述BIM
模型是否属于可用模型;
第一判断单元, 其用于对所述可用模型进行扫描, 同时判断所述可用模型是否具有第
一错误对象;
统计单元, 其用于统计所述第一错误对象的错误总数, 根据该错误总数判断所述可用
模型的错 误程度;
修复单元, 其用于基于所述 错误程度对所述第一 错误对象进行修复;
解构单元, 其用于将修复后的所述可用模型进行分解, 得到所述模型信息; 其中, 所述
模型信息包 含几何模型、 材 料信息、 三维坐标参数和渲染信息;
模型重构模块, 其用于根据所述模型信息 重建轻量 化建筑空间模型;
所述模型重构模块包括:
编码单元, 其用于根据 所述三维坐标参数对所述几何模型按生成路径和运动轨迹进行
编码;
关联单元, 其用于根据所述编码识别所述几何模型之间的关联性, 并根据所述关联性
对所述编码进行调整;
模拟单元, 其用于通过调整后的所述编码并结合所述模型信息生成模拟模型, 并检查
所述模拟模型 是否具有第二 错误对象;
重构单元, 其用于结合所述编码和所述模型信 息或更新后的所述编码和所述模型信 息
构建轻量 化建筑空间模型;
交互优化模块, 其用于接收用户手指在交互面板上滑动所述轻量化建筑空间模型的第
一点位信号或第二点位信号, 并根据第一点位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点位信号是否可信, 或将
所述第二 点位信号进行优化处 理后得到准确的可视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互系统,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渲染信息包 含色域、 色彩分辨 率和渲染分辨 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互系统,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模拟单元中, 在所述检查所述模拟模型是否具有第二错误对象之后: 若 具有第二错
误对象则对所述第二 错误对象进行修复, 并更新所述编码和所述模型信息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互系统,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交 互优化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其用于接收用户手指在交互面板上滑动所述轻量化建筑空间模型的第
一点位信号, 记录所述第一 点位信号的触摸信息;
计算单元, 其用于根据 所述触摸信 息分别计算出所述第 一点位信号的时间差值和移动
距离, 并判断所述时间差值 落入哪个预设区间;
第二判断单元, 其用于结合所述预设区间和所述移动距离判断所述第 一点位信号是否
可信。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048710 B
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互系统,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触摸信息包 含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起始点 坐标参数和终止点 坐标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互系统,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交 互优化模块还 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其用于接收用户手指在交互面板上滑动所述轻量化建筑空间模型的第
二点位信号, 并提取 所述第二 点位信号的点 位坐标参数;
确定单元, 其用于根据所述点位坐标参数绘制信号线路, 并确定所述信号线路的断连
点位;
调整单元, 其用于利用所述第二点位信号对所述断连点位进行优化调整, 得到准确的
可视方向。
7.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互方法, 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
基于BIM技 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 互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接收用户导入的BIM模型, 并将所述BIM模型进行解构处 理, 得到模型信息;
S2, 根据所述模型信息 重建轻量 化建筑空间模型;
S3, 接收用户手指在交互面板上滑动所述轻量化建筑空间模型的第 一点位信号或第二
点位信号, 并根据第一点位信号判断所述第一点位信号是否可信, 或将所述第二点位信号
进行优化处 理后得到准确的可视方向。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048710 B
3
专利 基于BIM技术的全息可视化模型构建与交互系统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0: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