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13814.X
(22)申请日 2022.08.23
(71)申请人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丙88号中路大厦
申请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
(72)发明人 王业涛 丁立波 裴佳峰 王付华
魏晓航 鲍俊超 巴文雯 王征
宋战平 田小旭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61239
专利代理师 谢亚娟
(51)Int.Cl.
E21D 11/10(2006.01)
E21D 11/18(2006.01)E21D 20/02(2006.01)
E21D 9/00(2006.01)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
的确定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
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在隧道 一个循环完成
且露出新的掌子面后, 对掌子面围岩RMR级别进
行确定; 根据掌子面围岩RMR分级结果以及岩体
破碎程度, 确定隧道的支护方式; 根据掌子面围
岩RMR分级结果, 基于修正的围岩自稳时间
Nguyen模型确定最终隧道开挖方式。 本发明中隧
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能很大程度
简化隧道的设计工作。 此外, 本发明中隧道自稳
时间的确定为隧道 施工开挖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9页
CN 115387816 A
2022.11.25
CN 115387816 A
1.一种新 意法公路隧道 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隧道一个 循环完成且露出新的掌子面后, 对掌子面围岩RMR级别进行确定;
S2: 根据掌子面围岩RMR分级结果以及岩体破碎程度, 是否处于特殊地段, 确定隧道的
支护方式;
S3: 根据掌子面围岩RMR分级结果, 基于修正的围岩自稳时间Nguyen模型确定最终隧道
开挖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S1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101: 在掌子面处取多个岩块, 进行 载荷强度试验, 确定掌子面围岩的点载荷强度;
S102: 测量掌子面围岩的等级参数, 所述等级参数包括掌子面上主要不连续面长度, 宽
度, 粗糙度, 风化程度, 填充情况, 产状以及不连续 面间距;
S103: 根据掌子面上不连续 面间距, 计算掌子面围岩的RQD值,
RQD=115‑3.3JV
JV=1/S1+1/S2+……1/Sn
式中, JV为单位体积节理数; S1, S2,……, Sn为掌子面 不连续面的间距;
S104: 观察掌子面, 判断掌子面状态, 所述掌子面状态包括干燥、 潮湿、 湿润、 滴水和流
动;
S105: 根据步骤S101~S104的结果, 计算掌子面围岩RMR级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掌子面围岩RMR级别为II级, 岩体轻微破碎时, 支护方式为: 拱顶预支护采用全灌浆岩
石锚杆7‑12根, 长6.0m, 纵向间距1.2m, 横向间距2.05m; 初支采用厚度20cm的钢纤维喷射混
凝土; 二衬采用厚度为 40cm的素混凝 土, 仰拱采用厚度为70 cm的素混凝 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掌子面围岩RMR级别为II ‑III级, 岩体中度破碎时, 支护方式为: 初支采用厚度20cm的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 2榀160工字钢组合的型钢拱架, 纵向间距1.2 ±10%m; 二衬采用厚度为
40cm的素混凝 土, 仰拱采用厚度为70 cm的素混凝 土;
掌子面围岩RMR分级为II ‑III级, 且处于特殊地段时, 支护方式为: 拱顶预支护采用壁
厚10mm的39 ±10根直径114.3mm钢管; 初支采用厚度为20cm的钢纤维喷射混凝土, 2榀160工
字钢组合的型钢拱架, 纵向间距1.0m; 二衬采用厚度为40cm~110cm的素混凝土, 仰拱采用
厚度为70 cm的素混凝 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掌子面围岩RMR级别为III ‑IV级, 岩体中度至高度破碎时, 支护方式为: 初支采用厚度
20cm的钢纤维喷射混凝土, 2榀180工字钢组合的型钢拱架, 纵向间距1.2 ±10%m; 二衬采用
厚度为65cm的素混凝 土, 仰拱采用厚度为80 cm的钢筋混凝 土;
掌子面围岩RMR级别为III ‑IV级, 岩体中度破碎时, 支护方式为: 拱顶预支护采用全灌
浆岩石锚 杆7‑12根, 长6.0m, 纵向间距为1.4m, 横向间距2.05m; 初支采用20cm厚度的钢纤维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387816 A
2喷射混凝土, 2榀180工字钢组合的型钢拱架, 纵向间距1.4 ±10%m; 二衬采用厚度为65cm的
素混凝土, 仰拱采用厚度为80 cm的钢筋混凝 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掌子面围岩RMR级别为IV级, 且处于特殊地段时, 支护方法为: 拱顶预支护采用壁厚
10mm的39 ±10根直径114.3mm钢管; 初支采用厚度为20cm的钢纤维喷射混凝土, 2榀180工字
钢组合的型钢拱架, 纵向间距1.0m; 二衬采用厚度为40cm~110cm的钢筋混凝土, 仰拱采用
厚度为80 cm钢筋混凝 土;
掌子面围岩RMR级别为IV级以及IV级以上, 未处于特殊地段时, 支护方法为: 拱顶预支
护采用壁厚10mm的39 ±10根直径114.3mm钢管; 初支采用厚度为20cm的钢纤维喷射混凝土,
2榀180工字钢组合的型钢拱架, 纵向间距1.0m; 超前核心土加固采用长18.0m的55 ±10%根
玻璃纤维导管; 二衬采用厚度6 5cm的钢筋混凝 土, 仰拱采用厚度为80 cm的钢筋混凝 土。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特殊地段包括低覆盖层、 隧道轴线与边坡平行、 岩体破碎、 涌水强烈以及接近
断层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S3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301: 根据掌子面围岩RMR分级结果, 确定初步隧道开挖方式;
S302: 构建基于修 正的围岩自稳时间Nguyen模型, 计算隧道的自稳时间;
S303: 对比隧道的自稳时间与步骤S301中确定的不同初步 隧道开挖方式所需的时间,
确定最终隧道开挖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S3 01中, 初步隧道开挖方式包括全断面 开挖法、 二台阶法和三台阶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S3 02中构建基于修 正的围岩自稳时间Nguyen模型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3021: 根据隧道的埋深对Nguyen模型的系数进行修 正;
深埋情况下, Nguyen的修正系数为K=A1H‑3.333, 式中, A1=4.75E+23RMR‑7.75, 式中, H为隧
道的埋深, E为掌子面围岩的弹性模量;
浅埋情况 下, Nguyen的修 正系数为K=A2RMR‑7.751, 式中, A2=4.58E+23 H‑3.333;
S3022: 根据修 正后的Nguyen模型的系数, 构建修 正后的Nguyen模型为
式中, L(Kt*)表示深埋情况下未支护跨度; L*(Kt*)表示浅埋情况下未支护跨度; γ为岩
体重度, α 和 δ 为 Nguyen模型的参数, α =0.70 0, δ =0.0 05,
为位移。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387816 A
3
专利 一种新意法公路隧道支护方式和开挖方式的确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0: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