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01.040.65 B 20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2020 - 10 - 25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25 实施 发 布 DB4117/T 304—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植保植检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新国、刘德坡、高宇溥、潘正茂、朱统泉、刘沛义、杨正生、鲍国栋、段红 朝、韩景超、王得宝。 I DB4117/T 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长管蚜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的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麦长管蚜的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7980.7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 79部分: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443.7-2007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7部分:小麦抗蚜虫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麦长管蚜 麦长管蚜为吸食小麦营养,影响光合作用,而且作为介体昆虫传播麦类病毒病,导致小麦减产和 品质下降的同翅目蚜科害虫。 3.2 抗虫品种 经田间抗虫性鉴定,确认对麦长管蚜抗性水平为中抗以上程度的小麦品种。 3.3 蚜株率 调查有蚜麦株数(本规范中株与茎意义相同,均指单蘖或单穗)占总调查麦株数的百分率。 3.4 百株蚜量 调查或折算 100 株小麦上的蚜虫数量为百株蚜量。 3.5 穗期化学保护 1 DB4117/T 304—2020 田间小麦抽穗 70%至扬花前,喷洒杀虫剂防治麦长管蚜,以保护麦穗免受为害的防治方法。 3.6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 人们可以容许的作物产量、质量受害而引起经济损失的水平。 3.7 防治指标 麦长管蚜种群数量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而必须进行防治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常用穗期蚜株率和 百株蚜量表示。 3.8 蚜虫天敌 自然界中专门捕食或危害小麦蚜虫的动物。 4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种植抗虫品种为基础,以穗期化学保护 为重点,适当采用药剂防治,注意农药品种的选择和严格掌握施药技术,避免对天敌的杀伤。在小麦不 同生育期采取不同监测和防治措施。 5 防治措施 5.1 种子处理 5.1.1 处理药剂 种子药剂处理按表 1 选择进行拌种。 表1 种子药剂处理方案 农药名称 剂型 用量 悬浮种衣剂 200毫升/100千克种子 19.9% 吡虫啉·1.1%戊唑醇 悬浮种衣剂 400毫升/100千克种子 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 悬浮种衣剂 300毫升/100千克种子 600 5.1.2 克/升吡虫啉 处理方法 5.1.2.1 人工拌种 播种前,按5.1.1处理药剂用量对小麦种进行拌种处理,先将药剂按设计剂量调成浆状液(药浆量 与种子比为1:100),然后将种子和药液倒入塑料袋中充分翻拌,待种子均匀着药后,倒出摊开置于通 风处,晾干后播种,避免暴晒。 5.1.2.2 机械拌种 2 DB4117/T 304—2020 根据采用的拌种机械性能及作物种子,按5.1.1处理药剂用量把药液加水稀释好即可拌种。药种比 例按照拌种机要求比例进行。 5.2 农业防治 5.2.1 选用抗虫品种 选择种植抗蚜丰产品种。 5.2.2 麦田管理 早春耙压、清除杂草。 5.3 生物防治 麦蚜的天敌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蚜茧蜂,其中以瓢虫及蚜茧蜂最为重要。当益害比 达到1:80或僵蚜率达到30%时,应以利用天敌为主,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尽可能避免在治蚜时杀伤天 敌。为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必要时还可以人工繁殖释放或助迁以控制麦蚜危害。 5.4 化学防治 5.4.1 防治指标 为穗期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到500头时,应立即组织药剂防治。 5.4.2 防治方法 按表2杀虫剂可任选一种兑水 30千克进行喷雾。喷施时加足水量、喷匀喷透。根据适宜的时期,选 择适宜的机械进行防治。 表2 化学防治方法 5.5 农药名称 剂型 用量 4.5%高效氯氰菊酯 乳剂 20毫升-30毫升/亩 50g/L高效氯氟氰菊酯 乳剂 15毫升/亩 50g/L高效氯氟氰菊酯+20%啶虫脒 乳剂+颗粒剂 15毫升/亩+10克/亩 10%氟啶虫酰胺+50g/L高效氯氟氰菊酯 水分散粒剂+乳剂 10毫升/亩+10毫升/亩 1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 10克/亩 化学防治要求 5.5.1 配制和施用农药时,做好个人防护。 5.5.2 施药作业结束后, 施药器械应及时清洗,不得在小溪、河流或池塘等水源中冲洗或洗涮施药器 械。未用完农药制剂,应保存在其原包装中,并密封储存于上锁的地方,不得用其他容器盛装,严禁用 空饮料瓶分装剩余农药。 5.5.3 施过农药的地块应在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志,在农药的持效期内禁止放牧和采摘,施药后 24 小时内禁止进入。 5.5.4 农药废弃物应按有关规定回收处理。 5.5.5 施药后 6 小时内遇雨,雨后及时补喷。 3 DB4117/T 304—2020 6 防治效果的评价 药后3天、7天在防治区选择有代表性麦田 2块~3块,另选未防治的对照麦田一块,每块田面积不少于 2亩。 采用单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50株,当百株蚜量超过500头时,每点可减少至20株。调查有蚜株 数、蚜虫种类及其数量。 防治效果按公式(1)计算。 EC (%) =(CK  A) CK 100 ……………………… (1) 式中: EC——防治效果,%; CK——对照区平均百株虫量,头; A——防治区平均百株虫量,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4117-T 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54: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