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39
4203
湖北省十堰市 地方 标准
DB 4203 /T 233—2023
代料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规程
2023 - 10 - 08发布 2023 - 10 - 08实施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203/T 233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湖北勤发富菌业有限公司、竹山县绿谷食用菌有限公司、十
堰市郧阳区植物检疫站、诚友 (郧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十堰市食用菌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婧 、李军、刘杰、李世华、肖艳、张九玲、罗义、李扬、李勇、田继成、齐
明师、刘志培、杨火勤、李军、王璐、王巍、欧阳友香、江良才、李为民。
本文件由十堰市农业科学院(十堰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技术疑问,可咨询十堰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 0719-8465930,邮箱
[email protected] ;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电话 0719-8465930,
邮箱
[email protected] 。
DB 4203/T 233 —2023
1
代料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代料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的栽培场地环境要求,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
采收与冷链保鲜,包装与运输,质量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 十堰市代料香菇反季节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3220 食用菌包装及贮运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香菇反季节栽培 anti-season cultivation of Lentinus edodes by sawdust
指出菇季节与常规春秋季出菇栽培模式相反, 10月至11月生产香菇菌棒, 次年夏季出菇的 香菇栽培
模式。
4 代料香菇反季节栽培 流程
拌料→装袋→扎口→灭菌→冷却→接种→养菌→刺孔→转色→出菇
5 栽培场地 和场地环境
DB 4203/T 233 —2023
2
栽培场地环境
选择地势开阔平坦,背风向阳,水、电、路三通,土壤沙质,周围 3 km内无污染源。场地土壤、空
气、水质应符合 NY/T 2375 中的规定 。
菇棚
菇棚一般为上覆遮阳网的塑料大棚,东西走向,宽 3.5 m~8 m,高1.8 m~2.5 m,金属或竹木材质,
长度依据场地灵活调整, 25 m~35 m为宜。
菇架
层架5层~7层,层间距 25 cm~30 cm,架间距 0.8 m~1 m,延菇棚走向。
支架
地面支架高 20 cm~25 cm,间距40 cm~50 cm,用木桩和竹木或铁丝搭建, 4排~7排,留0.8 m~1
m操作道,延菇棚走向。
6 生产条件
栽培基质
栽培使用的 主要原料有木屑、麸皮、石膏等物质。各类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无结块、
无异味,无掺假。各类原料应符合 NY/T 1935 中的规定 。
6.1.1 木屑用树
以不含芳香类树脂的阔叶乔、灌木的干、枝为主,如:栓皮栎、青冈栎、茅栎、板栎、麻栎、枫树、
凤杨、化香、夜合欢等。
6.1.2 木屑加工
原树用切片机切片,切片机筛板孔径 8 mm~10 mm。新鲜树木加工的木屑最好避雨放置一个月以上
再使用。
菌种
6.2.1 品种选择及来源
DB 4203/T 233 —2023
3 宜使用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或登记的耐高温型香菇栽培品种(香菇 L808、
215等),应从具 有相应生产和技术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
6.2.2 菌种要求
菌种应符合GB 19170 中的规定 。
6.2.3 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应符合 NY/T 528 中的规定 。
栽培袋
选用聚乙烯香菇专用折角袋, 长度为58 cm,折径为16 cm~17 cm,厚度为0.045 mm ~0.06 mm,应
符合GB 4806.7 中的规定 。
7 生产技术
生产季节
生产季节安排应符合表 1的要求。
表1 代料香菇反季节栽培生产季节 安排
海拔高度 最佳制袋期 出菇模式 出菇期(次 年)
h≥800 m 10月份 层架式出菇 /地面斜靠式出菇 5月中旬-9月底
500 m ≤h≤800 m 10月中旬-11中旬 地面斜靠式出菇 4月中旬-9月底
h≤500 m 10月中下旬 -11月底 地面斜靠式出菇 4月-6月、8月中旬-9月上旬
出菇(7月养菌)
配方
木屑80%,麸皮19%,石膏粉 1%(均以干重计量),含水量 55%。
拌料
用2目~3目的钢筛去除木屑中的小木片、树枝、绳头、石子等异物,按生产数量和配方中各原辅材
料的比例称重,加足水分, 机械混合搅拌;易溶于水的物质, 用水稀释后, 加入到培养料中, 搅拌均匀。
装袋
DB 4203/T 233 —2023
4 使用装袋机装袋, 装袋时内套与外袋相适的内膜袋。 装料要均匀, 松紧适度, 装好的菌棒表面平整,
手按有弹性不下陷。
扎口
装袋机无自动扎口设备的,装袋后需用铝扣扎口机扎紧袋口,扎口后检查沙眼并用透明胶带封贴。
灭菌
分以下三种方式:
—— 常压灭菌:灭菌器内温度达到 100 ℃后,保持 24 h~28 h。
—— 中高压灭菌:灭菌器内温度达到 110 ℃后,保持 6 h~8 h。
—— 高压灭菌:灭菌器在 0.15 MPa 蒸汽压力下 121 ℃灭菌4 h~6 h。
以上灭菌时间均应在灭菌器排除冷空气后开始计时。
冷却
灭菌器内温度自然下降到 80 ℃以下, 将菌棒移入接种场所, 待菌棒料温降至 25 ℃以下, 方可接种。
接种
7.8.1 消毒
将酒精灯、乳胶手套、接种棒、菌种(表面用消毒药剂擦拭)、套袋、消毒药剂等放入接种场所。
接种帐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 使用量为 4 g/m³~6 g/m³)密闭熏蒸 45 min以上;半开放式接种场所
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 使用量为 6 g/m³~8 g/m³)密闭熏蒸 10 h时左右,接种前从背风面开一小口
排尽空间残余烟雾,确保在接种空间内不形成对流空气。
7.8.2 打孔接种
接种前用消毒剂对菌棒接种面进行擦拭消毒,再用消毒打孔器在菌棒上打直径 2 cm~2.5 cm,深2.5
cm~3.5 cm的孔洞,将菌种掰成楔形块,稍 用力按入孔内,菌块长度比孔洞稍长,大头比孔口稍大,利
用菌种封口; 每棒单面接四穴。
7.8.3 套袋
接种后套上外袋,系好袋口。
养菌
7.9.1 养菌场所
DB 4203/T 233 —2023
5 养菌场所提前 3 d消毒,地面用生石灰粉( 使用量为 50 kg/666.7 m²)消毒,空间用食用菌专用气雾
消毒剂( 使用量为 6 g/m³~8 g/m³)密闭熏蒸 10 h时左右。
7.9.2 菌棒码放
养菌环境温度低于 15 ℃时,菌棒并列码放成排, 3排~6排紧靠在一起,高 10层~13层,上面覆盖
农膜保温保湿;养菌环境温度高于 15 ℃时,采用“井”字形码放,高度 5层~8层,每层 2棒~4棒,每
行或每组之间通风道 20 cm~30 cm。菌棒码堆后,最上面一层接种面朝下以防阳光直射造成死穴。
7.9.3 温度
通过调节菌棒的码放密度和 高度控制堆内温度 。使菌棒堆内温度 控制在10 ℃~28 ℃,20 ℃~25 ℃
最佳。
7.9.4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50%~65%。
7.9.5 通风
菌丝萌发之前不通风;菌丝生长期,气温低时,少通风;菌丝生长旺盛、气温高时多通风。通风要
与温度管理相协调,既保持适宜的温度,又能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7.9.6 光照
暗光养菌,防止菌丝老化和菌皮的提前形成。
7.9.7 翻堆
菌棒在菌丝培养阶段要翻堆 1次~2次,翻堆时做到上下、里外、侧向等相互对调。每次翻堆都应检
查发菌情况,及时清除污染和破损菌棒。
7.9.8 脱套袋
当接种穴之间的菌丝充分连接后, 脱掉套袋, 调节码放密度和方式 使菌棒温度保持在 10 ℃~28 ℃。
刺孔
当菌丝长到 8 cm~10 cm,用洁净的牙签或刺孔针在接种眼周围刺 4个~6个孔,以刺破菌袋为度。
刺孔处菌丝要生长旺盛并且离菌丝生长前端 3 cm以上。当菌丝长满,表面出
DB4203-T 233-2023 代料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规程 十堰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2-16 11:13: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