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80.20
CCSB 39
5304
玉溪市 地方 标准
DB5304/T024.3¡ª2023
代替DG5304/T024-2017
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第3部分:栽培
管理技术规范
2023-11-08发布 2024-02-08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4/T 024.3¡ª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 DB5304/T024《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第 3部分,本文件包含 5个部分:
——第1部分:规划建园技术规范;
——第2部分:扦插 育苗技术规范;
——第3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第4部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第5部分:果实 采收、分 捡与贮运技术规范。
本文件由易门县油橄榄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文件由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易门县油橄榄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易门县林业局、易
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易门榄源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易门森淼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丽蓉、李林、沈金顺、胡鸿明、王连富、武秀魁、马双喜、韩勇、许建萍、
李胜春、刘宏斌、高云学、胖灵波、李艳华、吕玉华、丁丕华、顾明、金建华、杨全林、陈启荣。
DB 5304/T 024.3¡ª2023
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第3
1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橄榄园地定植后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其他增产技术措施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油橄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1532油橄榄
3
土壤管理
3.1深翻或扩穴
在每年采果后的 10~12月或翌年 1~2月,结合秋、冬施基肥时进行土壤的深翻或扩穴,深度树盘外
以20~40cm为宜,树盘内以 5~10cm为宜。深翻时,将落叶、杂草、间作物秸杆等物翻入土中。
3.2中耕管理
3.2.1中耕除草
中耕次数应按实际情况而定,在天气干旱少雨、无杂草的情况下,可以少中耕;多雨、多草的情况
下,可多中耕。一般以树盘内的土壤疏松、无草为衡量标准。中耕要坚持“有草必锄,雨后必锄,土壤
板结必锄”的原则。在做好中耕除草的同时,还应做好树穴周围的培土工作,使油橄榄根系保持适当的
入土深度,不至于露出地面。培土时间可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培土厚度可根据土壤类型和根系深
浅而定。根系距地表越浅,培土应越厚,反之则薄。一般应保持根系在地表下 20cm左右为宜。培土范围
以树冠为准,树冠内部靠近树干的地方略高一点,树冠周围可低一点。
3.2.2间作
在油橄榄幼林地内适当间作豆科植物、绿肥等,但在距油橄榄主干 1m的范围内不宜进行间作。不进
行间作的,夏季应做好行间中耕除草工作。
4
肥水管理
油橄榄是常绿油料树种,进入开花结实期后,一年内生长结实消耗大量的养分,因此要及时补充足
够的肥料和水分,否则将导致油橄榄果实产量低、品质差、树势衰退快的严重后果。
4.1基肥
4.1.1施肥时间
DB 5304/T 024.3¡ª2023
在采果后 (10月中旬~翌年 2月)结合深翻扩塘进行增施基肥。
4.1.2
2施肥量和施肥种类
施肥量视油橄榄树体大小和土壤肥力情况而定。结果树一般每株施入磷肥 3~5kg、二铵或复合肥
0.5~1kg、农家肥 15~30kg,以杂草、草皮、表土层为主回填。
4.2追肥
4.2.1施肥时间
在开花前后各施一次 (大约在2下旬至3月底)。
4.2.2施肥量和施肥种类
可按树体大小施入尿素、复合肥、二铵, 2年生树每株可施入尿素 0.15~0.25kg,复合肥 0.5kg或二
铵0.35~0.5kg 。
4.3施肥方法
施肥要求以树冠外缘滴水线处向外开挖一环形沟,基肥开挖深 60cm,宽60cm;追肥开挖宽 4cm,深
30cm,将肥料与挖出的土充分拌匀后埋入沟内。注意首次施基肥时,须沿定植塘塘 壁开沟,环状沟的位
置应随树冠的扩大逐年向外扩张;追肥还可采用放射状沟施、全园撒施和叶面喷肥等方法来进行。
4.4排灌
4.4.1灌溉
应根据油橄榄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本着方便、实用、节水的原则来确定各地
具体的浇水时间和次数。针对各地冬春干旱持续时间长短的特点,应在每年的 1~5月雨水来临前,每月
浇一次透水 (如因条件限制不能确保每月浇一次透水的,也应在开花前保证浇一次透水 )。灌溉根据园地
条件的不同,可选择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滴灌 4种方式之一,最好是用喷灌。
4.4.2排水
油橄榄在排水不良、 长期积水和地下水位高于 1.5 m的地方生长不良,严重时可致全株死亡。 因此,
对建于坡地上的油橄榄园地,应在其最上方外围挖一条等高环山截水壕泄洪;对建于台(梯)地上的油
橄榄园地,也可在每块台(梯)地内侧各开挖一道排水沟。为了不影响机械耕作 ,可采用暗沟排水。
5整形修剪
整形,就是树体骨架枝 (也称主侧枝 )的选留与培养,使树冠骨架合理并且牢固;修剪,是在整形基
础上,在树冠空间内,合理培养结果枝组,保持枝条不密不稀而且要通风透光,从而使树冠上中下部以
及外围和内膛实现立体结果的丰产格局。 油橄榄的整形修剪 应遵循因树作形、 随枝修剪的原则, 做到 “有
形不死、无形不乱”。具体用何种方法来进行整形修剪,要依据树龄树势、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而
定。
5.1整形
5.1.1丰产树形
DB 5304/T 024.3¡ª2023
油橄榄具有喜光、主干不明显、树姿开张的特点,可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来对其
进行整形。
5.1.2
3自然开心形整形技术
5.1.2.1
定干和主枝培养
“一干三主枝自然开心形”的培养方法为:在苗木定植后的第二年春或第三年春,当苗木生长达到
定干高度时,于苗高离地面 50~60cm处,由下而上选留 3个生长健状、层间距在 15~20cm左右、三向分
布均匀、平面夹角为 120°并与主干具有 45°夹角的枝条作为 3个主枝,然后将主干剪去。所留 3个主枝
任其斜向生长到 3m左右,每个主枝上有 5个一级侧枝时将主枝顶端剪掉,即成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并用
短截法年年修剪主枝的延长枝,控制其高生长,防止树冠继续扩大。
5.1.2.2
侧枝培养
侧枝配置在主枝左右两侧,交替分布,间距 50cm,选留5-6个作为一级侧枝,其它的疏剪或短截。
被选留的侧枝由下而上依次缩短,最长的不得超过 1.5m,在主枝上构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结构。主枝和
一级侧枝上着生的枝条应明确从属关系,并按结果枝或辅养枝进行修剪培养,多留小枝,少留大枝,使
其成为结果枝结 果。
5.1.3疏散分层形整形技术
5.1.3.1
定干和主枝培养
“一干三层六主枝疏散分层形” 的培养方法为:在苗木定植后的第二年春或第三年春,当苗木生
长达到定干高度并具有一定数量的侧枝时,于苗高离地面 50~60cm处,由下向上按 15~20cm间距,选 3
个生长健状、三向分布均匀、平面夹角为 120°左右的侧枝作为第一层 3个主枝。主干不截头,让其继续
延伸生长。主枝与主干的夹角应为 55°~60°。选留主枝以外的侧枝采用疏剪、短截的办法控制生长,
留作辅养枝,保证选留主枝生长健壮。
在第一次 3个主枝选留后的次年春季, 再在第 3主枝以上 80~100cm处按20cm间距再选留 2个枝条作为
第二层主枝。一、二层主枝与主干的夹角应有 40°且两层主枝要相互错开,主干仍继续保留让其延伸生
长。主干上着生的未被选留作为主枝的枝条,进行疏强留弱处理。
在第二层 2个主枝选留后的次年春,再在第二层第 2主枝以上 60~70cm处选留1个枝条作为第三层主
枝,此时将主干从第三层主枝上部剪去。定植后经三年的整形修剪,三层 6个主枝的疏散分层形骨架基
本形成。
5.1.3.2
侧枝培养
在选留培养主枝的同时,可在各级主枝上选留一级侧枝。各主枝的第 1个一级侧枝,应与主干保持
60cm左右的间距。一级侧枝之间应保持 40~50cm间距。选留的侧枝应在主枝的左右两侧或外侧,位置应
轮换错开。
第一层3个主枝各选留一级侧枝 4~5个,第二层 2个主枝各选留一级侧枝 3~4个。一级侧枝上着生的
二级侧枝及再分生的枝条,按结果枝组的培养方法进行修剪。
各级主枝和一级侧枝达到一定数量,树冠冠幅也达到一定要求后,可将主枝顶端剪去,不再让其延
长生长。
5.2修剪
DB 5304/T 024.3¡ª2023
4“修剪” 主要是结合丰产树形的培养剪去多余和过密枝条, 以达到平衡树势、 促生分枝、 提早结果、
提高产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连年丰产的目的。
5.2.1
修剪时间
油橄榄属常绿树种,原则上全年均可修剪,但以冬季和夏季修剪为好。冬季修剪
DB5304-T 024.3-2023 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第3部分:栽培管理技术规范 玉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1-10 21:28: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