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65.020 B 04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25—2014 总则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 Criterion for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eneral principl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ICS 65.020 B 04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25—2014 总则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 Criterion for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eneral principl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4-10-17发布 2015-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2625—2014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 总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水农业有关术语和定义、目标、原则、技术体系、类型分区和主要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全国不同区域节水农业工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节水农业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指高效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农业,即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有利于节约和高效用水 的措施,科学管理、合理调控和高效利用农田土壤水、自然降水和灌溉水,满足作物水分需求,提高水分 生产力和抗旱减灾能力,实现节水高效和高产稳产的农业。 2. 2 旱作农业drylandfarm 指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生产的农业,也称为雨养农业。 2.3 灌溉农业irrigationfarm 指具备灌溉条件,综合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从事生产的农业。 2. 4 旱作节水农业 watersavingindrylandfarm 在旱作农业中,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及其他有利于节约和高效用水的措施,以有效 蓄积自然降水、科学调控土壤情为重点,大幅提高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力和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实现 旱作区高产稳产的农业。 2.5 灌溉节水农业water savingin irrigation farm 在灌溉农业中,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及其他有利于节约和高效用水的措施,在充分利用 自然降水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灌溉,满足作物水分需求,大幅提高水资源生产力和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实 现节水高效和高产稳产的农业。 2. 6 农田节水 water saving in farmland 2. 7 精灌区preciseirrigation area 指应用微灌、喷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区域。 3目标 3.1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3.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旱减灾能力。 1 NY/T 2625—2014 3.3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3.4实现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原则 4.1资源高效利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等多种水资源,统筹考虑节约用水、 调节用水和高效用水。 4.2技术有机集成。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及其他各种有利于提高水分生产力的措施相结 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4.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区域特点组装配套适宜的节水农业技术模式。 5技术体系 5.1工程节水技术 指各种有效蓄积自然降水、减少输水损失和提高灌溉效率的工程性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雨水蓄集、 管道输水、灌排分开、坡改梯,以及喷灌、微灌和节水型地面灌溉等。 5.2农艺节水技术 指各种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单位水资源农业产出的农艺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覆盖保摘(地膜、 秸秆和生草等)、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聚土作、深松耕、保护性耕作、抗旱坐水种、经济植 物篱、缓坡地等高种植、测节灌、浅湿控制灌溉、隔行交替灌溉等。 5.3生物节水技术 指利用和开发作物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在同等水量供应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农业产出的技术 措施,如遗传改良培育节水新品种等。 5.4化学节水技术 指应用各种化学制剂,提高作物抵御于旱缺水等环境胁迫能力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植物抗旱剂、 生长调节剂、蒸腾抑制剂、土壤保水剂、改良剂和化学覆盖等。 5.5管理节水技术 指通过管理措施,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技术,主要包括因水种植、节水灌溉制度、自 动灌溉、微咸水和再生水利用、信息监测调度等。 6类型分区 6.1旱作区 以发展旱作保摘、集雨补灌为核心,通过深松耕营造土壤水库积蓄自然降水,覆盖地膜、秆、生草 等抑蒸保,施用土壤保水剂、改良剂和作物抗旱抗逆制剂等增强抗旱抗逆能力,建设集水窖池和小型 水源,积极发展集雨补灌和抗旱坐水种,施用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有机肥料实现水肥耦合,提高作物 单产和自然降水生产力。 6.2水田区 推广覆膜保、浅湿控制灌溉等节水技术,促进水肥耦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减轻 环境污染。 6.3地面灌溉区 推广节水型地面灌溉。大力发展测灌溉,科学制定灌溉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管道灌溉,推进 水肥一体化。增强农民科学用水意识,提高灌溉水生产力。 6.4精灌区 充分利用现代灌溉设施设备,大力发展喷灌、滴灌、渗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使用水溶肥料,实 NY/T 2625—2014 现水、肥资源的科学、精确和高效利用。 7重点技术 7.1雨水集蓄 对自然降水进行收集、汇流、过滤和存储,一般由集水面、输水系统、沉沙过滤设备和蓄水(窖)池等 组成。 7.2管道输水 通过各种塑料、金属等管道系统而非传统沟渠进行输水。 7.3坡改梯 在缓坡耕地通过修筑石、土或生物护坡保护水土,形成梯化水平梯田。 7.4灌排分开 田间灌渠和排沟相互独立分开的灌排技术。 7.5喷灌 利用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有压水喷酒成细小水滴或水雾到地面和作物表面的灌水方法。 7.6微灌 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 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形式包括地表滴灌、地下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 7.7水平睦田灌溉 通过平整地面,并筑土将灌溉土地分隔成一系列长方形灌水哇,以提高灌溉效率的地面灌溉技 术。 7.8膜上灌 在地上铺膜,在膜面上输水并通过膜上小孔流入作物根部土壤的灌溉技术,可有效降低田间渗漏损 失。 7.9垄膜沟灌 在农田地面开沟起垄,在垄上覆膜或地面全部覆膜,在膜下沟内灌水的技术,可有效降低蒸发损失。 7.10隔行交替灌溉 灌水隔行施行,第二次在上次灌水的基础上顺移一行而隔行施行,第三次与第一次灌水区域相同, 使根系始终有一部分处于水分胁迫状态,另一部分生长在水分适宜状态。 7.11浅湿控制灌溉 根据水稻等水生作物各生育期的水分需求,适时适量灌溉和排水,控制田间水层和土壤含水量,让 技术。 7.12非充分灌溉 在对产量影响较大,并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水分临界期供水,在非水分临界期少供水或不供水, 整个生育期为非足额灌溉的方法。 7.13膜下滴灌 地膜覆盖和滴灌相结合,在膜下进行滴灌的技术模式,滴灌可大幅节约灌溉用水,地膜覆盖可减少 土壤水分蒸发损失,保持土壤情,提高灌溉效率。 7.14测节灌 开展土壤情监测,根据土壤情及作物需水规律,科学制定灌溉制度,合理确定灌溉时间和灌溉 水量的技术。 NY/T2625—2014 7.15水肥一体化 指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一体化管理,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实现水肥耦合,全面提升农 田水肥利用效率。 7.16灌溉施肥 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借助管道灌溉系统,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水分和养分需 求,实现水和肥的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的技术。 7.17覆盖保璃 指在田间覆盖地膜、秸秆、生草等,起到集雨、保摘等作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有效缓解干旱影响, 实现高产稳产的节水技术,包括全膜覆盖、半膜覆盖、秋覆膜、顶凌覆膜等不同形式。 7.18水稻覆膜 以地膜覆盖增温、保为核心,集成旱育、长效肥料、地膜厢面覆盖和沟厢浸润灌溉等措施的稻田 综合高效节水技术。 7.19抗旱坐水种 播种时在种子或种苗根区局部微水灌溉、带水播种的技术模式。 7.20聚土保 旱坡地通过田间开小沟或小穴进行聚土保的节水技术,如北方或其他丘陵地区为增加土壤蓄水 保摘能力而采取的沟垄种植节水技术。 7.21经济植物篇 通过在坡耕地坡面、土田坎等处,横坡带状种植一种或多种多年生、有一定经济效益的草、灌或木 本植物,利用其根冠效应、篱效应、间套作效应等有效拦截径流、保持水土、增强坡耕地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 7.22缓坡地等高种植 沿等高线成行种植的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和水分流失。 7.23深松耕 进行土壤深松、深耕25cm以上,提高土壤蓄水保能力的技术模式。 7.24保护性耕作 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主 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 7.25抗旱节水品种 对干旱缺水环境适应性强,或水分利用效率高、在同等水分条件下能获得更高产量的品种。 7.26农化抗旱抗逆 通过叶面喷施、拌种、蘸根和土壤施用等方式应用各种抗旱抗逆制剂的技术,可增强作物抵御干旱 和其他逆境(低温、寡照、冷害、霜冻、渍涝、電灾、干热风等)的能力,达到减低损失或增产的目的。 7.27保水剂应用 指通过拌种、蘸根或拌土等方法应用保水剂,充分吸附并保持水分,在干旱时缓慢释放水分给作物 口 利用的技术。 7.28蒸腾抑制剂应用 指通过叶面喷施蒸腾抑制剂,阻止或减缓作物叶面蒸腾作用,提高作物抵御干早缺水能

pdf文档 NY-T 2625-2014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 总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625-2014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 总则 第 1 页 NY-T 2625-2014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 总则 第 2 页 NY-T 2625-2014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 总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4:0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