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31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1/T1075—2022 代替DB3201/T 170—2011 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Astragalus sinicus L. 2022-01-10 发布 2022-01-13 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01/T107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 3201/T 170-2011《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与DB 3201/T 170-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1 ——删除了已废止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见 2011 年版的 2 和 7.5) ; ——更改了地块选择的表述方式(见 4,2011 年版的 3) ; ——更改了擦种、选种、浸种、接种根瘤菌的表述方式(见 6.2、6.3、6.4、6.5,2011 年版的 5.2、 0 5.3、5.4、5.5) ; ——更改了播种时期,增加了稻茬套种的适宜播种时间(见 7.1,2011 年版的 6.1); ——增加了无人机播种作业内容(见 7.3); ——增加了机械开沟作业内容(见 8.1); ——更改了开沟、水分管理、护苗的表述方式(见 8.1、8.2、8.3,2011 年版的 7.1、7.2、7.3); ——更改了压青时间的表述方式(见 9.1,2011 年版的 8.1); 2 ——删除了翻压深度的表述(见 2011 年版的 8.3); ——增加了压青还田的机械化翻压作业内容(见 9.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3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耕地质量保护站、南京市农业装备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健明、徐生、周一波、唐啸风、陈文超、程月琴、朱慧敏、何建桥、马宏卫。 D B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DB 3201/T 170-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 B 3 2 0 1 DB3201/T1075—2022 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肥紫云英栽培的地块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以及压青还田。 2 1 本文件适用于南京地区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的紫云英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 GB 6141-2008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0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 术语和定义 2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4 地块选择 3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5 B 选用灌排条件良好的田块,pH值为5.5~7.5的壤土较为适宜。 品种选择 宜选择优良的中熟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6141-2008中规定的紫云英种子质量分级的三级以上标 D 准。 6 种子处理 6.1 晒种 播种前晒种1 d~2 d,晒时要摊匀勤翻,做到晾晒程度一致。 6.2 擦种 将种子和细砂按照2︰1的比例混匀后洒水湿润,轻舂15 min,去除紫云英种皮表面蜡质层,不应将 种子舂碎;也可用碾米机擦破种皮;少量种子可以装入布袋或编织袋混砂洒水湿润后摇撞摩擦。 6.3 选种 1 DB3201/T1075—2022 用5%~10%的盐水进行选种,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去除浮在水面的菌核、霉坏种子以及杂质,沉底 的种子用清水洗净。 6.4 浸种 用常温清水浸种12 h~24 h后捞起洗净晾干,期间换水1次~2次。 6.5 接种根瘤菌 1 根瘤菌菌剂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 20287-2006的要求。 接种根瘤菌需在室内阴凉处进行,将菌剂加水或掺土稀释后,与种子拌匀,使根瘤菌剂吸附在所有 种子表面,拌完后于12 h内将种子播入土中。 播种 0 7 7.1 播种期 7.2 播种量 2 2 适宜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稻茬套种的,宜在水稻收获前20 d左右播种。 每667 m 播种量宜为2 kg~2.5 kg,迟播田或低肥力田块应适当增加播种量。 7.3 播种方式 3 稻茬套种紫云英播种方式以撒播为主,撒播要均匀,撒播后轻轻拨动稻株,减少搁籽。可采用无人 机进行飞播作业,根据无人机技术参数调节仓口开合度,并合理规划飞行路径,避免重播、漏播。 旱地播种可条播、撒播和穴播,播后覆土。 田间管理 B 8 8.1 开沟 D 播种前,在四周开围沟,并在田间开“十”字沟或“井”字沟,做到沟沟相通、灌排自如、田面不 积水。可采用75马力以上拖拉机匹配开沟机作业,沟宽15 cm~20 cm,沟深20 cm以上。 8.2 水分管理 播种时应保持田面湿润。播种后遇降雨应及时排干田间积水,遇干旱应及时湿润灌溉。开春后应注 意及时清沟降渍,积水不应超过24 h。 8.3 护苗 稻茬套种紫云英的应在水稻收割时留高茬30 cm以上,避免出现过多稻草覆压幼苗。 8.4 施肥 2 以施磷肥为主,适施氮肥。宜在12月上中旬施用磷肥,每667 m 施用过磷酸钙20 kg。第二年3月上 2 中旬,可适当追施氮肥,每667 m 施用尿素2 kg~3 kg。 2 DB3201/T1075—2022 8.5 病虫害防治 紫云英主要病虫害有菌核病、白粉病、蓟马、蚜虫、潜叶蝇等,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综合 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要求执行。 9 压青还田 9.1 压青时间 1 宜在4月中下旬盛花期。后茬种植水稻的,应在插秧前20 d以上完成压青。 9.2 还田量 2 0 压青量宜为每667 m 翻压鲜草量不超过2000 kg,多余鲜草应收割运走。 9.3 机械化翻压 可采用90马力以上拖拉机匹配相应幅宽的秸秆还田机或铧式犁,将鲜草深翻入土,做到压严、压实。 D B 3 2 采用秸秆还田机作业时,还田作业速度以I-II档为宜,作业深度大于12 cm;采用铧式犁作业时,作业 深度大于18 cm。翻压后应及时灌水。 3

pdf文档 DB3201-T 1075—2022 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1-T 1075—2022 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1 页 DB3201-T 1075—2022 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2 页 DB3201-T 1075—2022 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 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11:4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