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1 扬 3210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10/T 1108—2022 玉秀 2 号黄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ules for cultivation of Yuxiu No.2 cucumber 2022 - 02 - 14 发布 2022 - 02 - 14 实施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 DB 3210/T 1108 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扬州市蔬菜学会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大学、扬州市蔬菜学会、扬州市广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扬州市广陵 区农作物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扬州市广陵区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学好、许学文、高红胜、许良祝、殷朝珍、徐强、齐晓花、赵海涛、周福才、 徐君、蔡丛希、房艳、汤其坤、田洁、宋早芹。 I — DB 3210/T 1108 2022 玉秀 2 号黄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秀2号黄瓜品种栽培的产地环境、播种育苗、定值、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和记录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玉秀2号黄瓜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 24689.4 植物保护机械 诱虫板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747 绿色食品 瓜类蔬菜 NY/T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 2119 蔬菜穴盘育苗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设施土壤栽培时,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2.0%以上,pH6.0~ pH7.5。 5 播种育苗 5.1 育苗设施 选用大棚及连栋温室等育苗设施。 5.2 穴盘与基质准备 育苗应符合NY/T 2119的要求。选用50孔穴盘育苗。基质可自行配置,基质配制方法是草炭:蛭石 为2:1,或草炭:蛭石:菇渣为1:1:1,配制基质时每立方米加入15:15:1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 kg~ 1 — DB 3210/T 1108 2022 2.5 kg,或加入1 kg尿素和1 kg磷酸二氢钾,或加入1.5 kg磷酸二铵,肥料与基质混拌均匀后备用。也可 选用商品育苗基质。 5.3 种子处理 浸种前一周,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 d~2 d;种子浸泡12 h左右捞出洗净,置于27 ℃~30 ℃的条件 下催芽。 5.4 播种 5.4.1 播种期 适宜播种期为春季和秋季。 5.4.2 春季播种 大棚栽培,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苗龄35 d左右,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地温稳定在12 ℃ 以上);春季大棚提早栽培的播种期可提早至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40 d左右,3月上旬定 植。 5.4.3 秋季播种 8下旬~9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30 d左右,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 5.4.4 播种量 每亩育苗移栽用种量70 g~80 g,直播用种量100 g~120 g。 5.4.5 播种方法 秋季可以直播,春季栽培需要催芽后播种,当催芽种子70%以上破嘴(露白)即可播种。穴盘播种 时一穴一粒,播种后将穴盘排放整齐、封盖小棚、晚上加盖无纺布、密闭大棚。 5.4.6 壮苗标准 幼苗具有2片~3片真叶,苗高12 cm左右,叶色深绿,幼茎粗短,根系与基质紧密缠绕形成完整跟 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幼苗整齐一致。 6 定植 6.1 定植前准备 6.1.1 整地作畦 土壤栽培时避免连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和杂草,耕翻灭茬晒畦。在定植前15 d~20 d整地做畦,采用宽行栽培方式,畦宽1.2 m,栽植行距80 cm,株距50 cm,行间沟宽0.8 m~1.0 m。 基质栽培时,采用大小行栽培方式,大行距1.2 m,小行距80 cm,株距50 cm。 6.1.2 施肥 2 — DB 3210/T 1108 2022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用量2500 kg/亩~3000 kg/亩,配合施 用复合肥30 kg/亩左右,整地时均匀施入。 6.1.3 铺设滴灌带 铺设双行滴灌软带,距离植株10 cm左右,用粗铅丝做成U形卡,每隔2 m左右插一个U形卡以固定滴 灌软带。 6.2 定植 6.2.1 时间 春季栽培时10 cm地温稳定在10 ℃以上,气温稳定在12 ℃以上,为定植适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 植;春季大棚提早栽培则于3月上旬定植;秋季定植避开强光高温天气。 6.2.2 方法 用打孔器按照株行距打孔或用小铲锹挖孔穴,从穴盘中取出幼苗栽于孔穴中,子叶留出土面,浇水 缓苗。基质栽培时,轻轻拨开基质,将幼苗定植于基质中,随即浇水缓苗,浇水至基质盆滴滴水为止。 7 田间管理 7.1 肥水 7.1.1 土壤栽培 定植4 d~5 d后,应浇一次缓苗水保持土壤湿润。 根瓜坐果前严格控水,控水以中午太阳照射下叶片不萎蔫为准。 结果期,应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施肥浇水,每2 d~3 d滴水一次。应及时追肥,第一次每亩施用尿素8 kg~10 kg或磷酸氢氨20 kg,第二次每亩施用复合肥20 kg~25 kg,以后根据长势和叶色追肥。 7.1.2 基质栽培 设置贮液罐,容积为每亩1500 L~2000 L。栽植后一周,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P O +K O≥50%)溶 解于贮液罐后进行滴灌,元素水溶肥料应符合NY/T 1107的要求;EC值花前期-始瓜期从0.5 mS/cm依生 长状态逐渐上调至1.5 mS/cm,盛瓜期由1.5 mS/cm逐渐上调至2.5 mS/cm,每周1次~2次。 2 5 2 7.2 支架与绑蔓 7.2.1 支架 用长2.0 m左右的细竹竿或塑料杆,每株1根竿,插在植株的外侧,相距7 cm~8 cm。采用人字架方 式或用尼龙绳或塑料绳牵引。 7.2.2 绑蔓 绑蔓是将瓜蔓用绑蔓器固定在支架上;引蔓则是通过尼龙绳或塑料绳牵引。通过绑蔓或引蔓引导植 株向上生长。一般在株高23 cm~27 cm时开始绑蔓,以后每隔3叶~4叶绑蔓1次。绑蔓一般绑在瓜下1节~ 2节,绑蔓时应同时摘除卷须,打掉所有侧枝。 3 — DB 3210/T 1108 2022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 8.2 主要病害 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白粉病。 8.3 主要虫害 蚜虫、烟粉虱。 8.4 农业防治 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度;清洁田园;夏季高温焖棚;覆盖地膜;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 8.5 物理防治 在大棚四周及两端的门设置防虫网;育苗时采用温汤浸种;棚内合理放置黄板诱虫,符合GB/T 24689.4的要求。 8.6 生物防治 利用蓖麻和芹菜驱避烟粉虱,利用苘麻作为指示植物预警烟粉虱。 8.7 药剂选择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T 8321.8的要求。常见药剂及防治方法见表1。 表1 常见病虫害药剂防治 病虫害名称 农药名称 使用浓度 使用方法 猝倒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发病初期喷雾 立枯病 30%甲霜恶霉灵水剂 1500~2000倍液 发病初期喷雾 霜霉病 45%百菌清烟雾剂 100 g/亩~125 g/亩 3 75 mg/m ~100 mg/m 3 发病初期密闭熏蒸2 h 白粉病 45%百菌清烟雾剂 发病初期密闭熏蒸2 h 蚜虫 10%吡虫酮可湿性粉剂 3000倍液 低龄若虫期喷雾 烟粉虱 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 20000倍液 卵孵高峰期喷雾或灌根 9 采收 采收应符合NY/T 747的要求。雌花开花5 d~7 d后果实达到采收标准时应及时采收。 采收标准:瓜条长12 cm左右,果实光皮、无刺、黄白色,果肉厚,口感脆,有甜味和清香味,单 果重60 g~75 g为最佳采摘期。初收期每隔2 d~3 d进行1次,盛瓜期每日采收。 10 记录 4 — DB 3210/T 1108 2022 建立田间生产记录,记录档案保存不少于2年。 5
DB3210-T 1108-2022 玉秀2号黄瓜栽培技术规程 扬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04: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