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29.240.01 CCS F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322—2023 能源互联网系统 主动配电网的互联 Energy internet systemInterconnection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2023-10-01实施 2023-03-1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2322—202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术语和定义 通用要求 主动配电网的物理互联 5 5.1 网架结构 5.2 与分布式电源的互联 5.3 与微电网的互联 5.4 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互联 5.5 与储能的互联 5.6 与用户的互联 6主动配电网的信息互联 6.1 信息交互 6.2 通信方式 6.3 安全防护 7主动配电网的信息物理融合 附录A(资料性) 交直流配电网典型互联方式 附录B(资料性) 中压配电网直流侧电网结构 参考文献 GB/T4232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 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剑、赵明欣、刘海涛、刘东、惠慧、翁嘉明、侯义明、张伟、刘苑红、刘伟、韦涛、 孟晓丽、陈海、崔艳妍、陈飞、黄玉辉、闫涛、刘姝嫔、丁保迪、白婕、许彦平、李蕊、王昕萌、李慧娜、李鹏丽。 1 GB/T42322—2023 能源互联网系统主动配电网的互联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能源互联网系统下主动配电网互联的通用要求,主动配电网的物理互联、信息互联、 信息物理融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能源互联网系统下主动配电网的规划设计与运行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本文件。 GB/T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4337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 29328 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技术规范 GB/T 33589 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33593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 GB/T 36278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人配电网技术规范 GB/T36547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人电网技术规定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50966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DL/T 5729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IEC6185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Communicationnetworksand systemsinsubstations) IEC61968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Applicationintegrationatelectric utilities-System interfaces fo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源互联网 energyinternet 以电能为核心,集成热、冷、燃气等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系 统,协调多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存储、转换、消费及交易,具备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特征的开放式能 源互联网络 注1:区域能源互联网(regionalenergyinternet,REI)是在一定范围内,面向微能源网及其他用户端,以电、气、热、冷 等多种能源耦合互联形成的区域综合供能网络,是能源互联网的形式之一,起“承上启下”的功能。 1 GB/T42322—2023 注2:城市能源互联网(urbanenergyinternet,UEI)是以电为中心的城市各类能源互联互通、综合利用、优化共享的 城市综合供能网络。 注3:园区能源互联网(parkenergyinternet,PEI)是包含多类型可再生能源,集冷热电联供系统、电/冷/热储能系 统、地源热泵系统等为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 L来源:GB/Z4123720223.1.1 3.2 配电网distributionnetwork 从电源侧,如输电网、发电设施、分布式电源等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 户的电力网络。 注:110kV~35kV电网为高压配电网,10(20、6)kV电网为中压配电网,220/380V电网为低压配电网。 3.3 主动配电网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 内部含有分布式电源、储能及需求响应资源,具有灵活拓扑与主动控制和运行管理能力的配电网。 3.4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resources 接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位于用户附近,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就地消纳为主的电源。 注1:包括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变流器等类型电源。 注2:包括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含煤矿瓦斯发电)和储 能等类型。 [来源:GB/T33593—2017,3.1,有修改] 3.5 微电网 microgrid 由分布式发电、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必要时含储能装置),能够基本实现内部 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电网络。 注: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独立型微电网。 [来源:GB/T33589—2017,3.2,有修改 3.6 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 通过集成先进的感知、计算、通信、控制等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构建的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中 人、机、物、环境、信息等要素相互映射、适时交互、高效协同的系统 4通用要求 4.1主动配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运行控制及信息交互应与能源互联 网的架构体系相协调,以支撑能源与信息的互联互通。 4.2主动配电网规划设计应坚持面向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理念,满足安全、高效、灵活的电力传输与 配送。 4.3主动配电网应满足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电动汽车、储能及各类用户的便捷灵活接人与消纳要求。 4.4主动配电网应综合运用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的各类灵活性资源,实现配电网主动运行与管 理,提升能源配置的效率水平 4.5主动配电网应与能源互联网系统实现信息的深度共享与融合,并满足信息安全防护相关要求。 5主动配电网的物理互联 5.1网架结构 5.1.1各层级主动配电网应相互匹配、强简有序、相互支援,支撑配电网安全灵活运行与分布式电源分 2 GB/T42322—2023 层高效消纳。 5.1.2同一地区同类供电区域的网架结构宜统一,网架结构设计应遵循不交叉供电原则,形成相对独 立的供电区域,每个供电区域内宜含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及需求响应资源。 5.1.3高可靠性供电区域的主动配电网结构应便于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具备网络重构能力,逐步具备 故障自愈能力。 5.1.4交流电网和直流电网可通过柔性直流技术组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5.1.5交直流配电网互联可采用交直(AC-DC)、直交(DC-AC)、交直交(AC-DC-AC)典型结构及其组 合。交直流配电网典型互联方式可参照附录A。 5.1.6交流侧电网应符合DL/T5729的规定,应选取满足供电可靠性需求的网架结构。 5.1.7直流侧电网结构可根据规划区域特点,选择辐射式、单端环式、双端式、多端式、多端环式结构 等,可参照附录B。 5.2与分布式电源的互联 5.2.1主动配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互联应符合GB/T33593等相关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规定。 5.2.2在满足并网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可按表1的规定确定。 表1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参考表 电源总容量范围P 并网交流配电网电压等级 并网直流配电网电压等级 P≤8kW 220 V 220 V 8kW<P≤400kW 380V 750V.1 500V 400kW<P≤6MW 10 kV ±6kV、±10kV 6MW<P≤20MW 20kV.35kV ±20kV、±35kV 5.2.3分布式电源接入交流配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应符合GB/T12325、GB/T14549、GB/T15543、 GB/T24337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5.2.4分布式电源宜根据电网状况就近接人交流或直流配电网。 5.2.5接入单条线路的分布式电源的上送总容量不应超过线路的允许容量,接人本级配电网的分布式 电源的上送容量不应超过上一级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以及上一级线路的允许容量。 5.2.6主动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时,可配置储能装置,储能容量应根据技术经济分析结果确定。 5.3与微电网的互联 5.3.1主动配电网与微电网的互联应符合GB/T33589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5.3.2微电网的互联电压等级应根据交换容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确定。 5.3.3并网型微电网接入交流配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应符合GB/T12325、GB/T14549、 GB/T15543、GB/T24337等相关标准的规定。独立型微电网的电能质量要求应由用户与微电网运营 方协商确定。 5.3.4直流微电网宜就近接人直流或交流配电网,交流微电网宜就近接人交流配电网。 5.4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互联 5.4.1主动配电网与充换电设施的互联应符合
GB-T 42322-2023 能源互联网系统 主动配电网的互联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3-05-01 06:49:1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8633-2020 信息技术 大数据 系统运维和管理功能要求.pdf
GB-T 31487.2-2015 直流融冰装置 第2部分:晶闸管阀.pdf
GB-T 41621-2022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实施指南 开发研究项目.pdf
ISO 13119 2022 Health informatics — Clinical knowledge resources — Metadata.pdf
GB-T 43632-2024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供应链韧性的开发 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GB-T 10479-2009 铝制铁道罐车.pdf
GB-T 41919-2022 人造石建筑板材.pdf
GB-T 2680-2021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pdf
GB-T 36951-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32286.1-2015 软磁合金 第1部分:铁镍合金.pdf
专利 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的散热片加工固定装置.PDF
TB-T 3369-2018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光纤直放站网络管理系统试验方法.pdf
DB15-T 1873—2020 大数据平台 数据接入质量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pdf
GB-T 23262-2009 非金属密封填料试验方法.pdf
DB43-T 612-2021 医疗机构能耗定额 湖南省.pdf
OWASP AI大模型应用网络安全治理检查清单 LLM_AI_Security_and_Governance_Checklist 2024.pdf
GB-T 42374-2023 大众滑雪赛事活动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pdf
GB-T 31974-2015 钝化颗粒镁.pdf
T-CSAE 284.1—2022 自动驾驶乘用车 线控底盘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驱动系统.pdf
GM-T 0035.5-2014 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 第5部分:密钥管理技术要求.pdf
1
/
3
13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2.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