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80.20
CCS B 31
DB3208
淮 安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8/T
184
—
2022
芡实绿色栽培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een cultivation of Euryale Ferox Salisb
2022
-
10
-
31
发布
2022
-
12
-
01
实施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8
/T
184
—
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
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涟水县东吴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涟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涟水县农业生态环
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发展中心、涟水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涟水县微生物技术指导站、涟水县技术监督情报
服务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红军、刘宣东、王汉丽、王芹、周艾莉、陈欣、嵇娟、肖颖、白慧玲、熊泽
秀。
DB3208
/T
184
—
2022
1
芡实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芡实绿色栽培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
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脱皮和生
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淮安市范围内芡实绿色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405
绿色食品
水生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芡实
Euryale Ferox Salisb
睡莲科芡属
Euryale Ferox Salisb
,
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有南芡和北芡两个栽培变种。本文件涉及
的为
南芡,也称
苏芡。
3.2
绿色栽培
Gree Cultivation
以绿色概念为主,不使用带来污染的化学物质,比如不同促生长激素,使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的化肥和化学农药,并进行精心管理的栽培模式。
4
产地环境
绿色栽培产地环境应符合
GB
3095
、
GB
5084
、
NY/T 391
、
NY/
T
1405
的规定。
DB3208
/T
184
—
2022
2
5
栽培管理
5.1
种子选择
以“紫花南芡”系列品种为主栽品种。选择籽粒饱满、色泽鲜亮、硕大、黑褐色、种皮坚硬的留种,
百粒重不低于
180
g
。
5.2
种植地选择与准备
选择池塘或低洼水田(稻田最佳)
,
选择田块土质以壤土、黏土为宜,田块要求平整的低洼田,既
能排,又能灌,
pH
值一般控制在
7.5
左右的田块。每年的
12
月至次年
3
月翻耕平整土地,翻耕深度一
般在
15
cm
~
20
cm
,翻耕前每
667
m
2
撒
30
k
g
生石灰预防病毒,以达绿色栽培标准。深翻后把土进行
充分破碎,在耕耙的同时,播前
10
d
每
667m
2
施饼肥
100
kg
左右和三元复合肥(氮磷钾
15/15/15
)
30
kg
作基肥。在移栽种前
7
d
内人工拔除杂草。
5.3
育苗
5.3.1
育苗时间
早茬在每年
2
月底
3
月初开始育苗。晚茬
3
月底
4
月初育苗。
5.3.2
苗床准备
根据大田需求,育苗床与大田按
1
:
20
比例,
挖
2
m
~
2.5
m
见方、深
15
c
m
~
20
cm
育苗池
,苗床
底部加放
10
cm
左右河泥,去杂草整平待用。
5.3.3
种子催芽
取出种子,清水冲洗,放入
1%
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杀菌
20
分钟
~
25
分钟后,再将种子放入准备好
的缸式容器中,加入清洁河水直至浸没种子,水温控制在
15
℃以上,
2
d
~
3
d
后待大部种子露白时捞
出,放置室内摊开晾
3
h
左右,等待播种。
5.3.4
播种量及方式
每
667
m
2
用种
1
kg
,
种子芽眼向上,人工均匀撒播,覆土
1
c
m
~
2
c
m
。
5.3.5
水层管理
播后保持水层
5
cm
~
10
c
m
,
15
d
后加水,水层保持在
15
c
m
,
盾形叶达到两叶时
加水,水层保持
在
15
cm
~
20
c
m
。
5.3.6
温度控制
为提高芡实苗期温度,畦面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温度控制在
20
℃左右,中午温度过高时可适当
通气,以防疯长出现弱苗和超长苗导致起苗移植困难、成活率低。
5.3.8
假植
4
月
中
旬幼苗长满苗床。在大田进行一次假植,假植密度为行株距
30
c
m
×
30
c
m
,每穴假植
1
株。
假植好的苗田要保持
2
0
c
m
左右的水层,以芡实苗叶能露出水面为准,同时注意在下风口打捞漂浮物
、
水草浮萍
、绿丝等
,保证苗期正常生长。
5.3.9
壮苗指标
苗龄
60
d
以上,主、侧根
10
条以上,叶龄
4
叶
~
5
叶,叶片直径达
25
cm
~
30
cm
,无病虫害和
机械损伤。
DB3208
/T
184
—
2022
3
5.4
定植
5.4.1
定植时间
5
月中旬
~
5
月下旬定植大田
(温室
4
月底到
5
月上旬)
。
5.4.2
定植前准备
准备足量
40
cm
左右的芦苇棒,线绳若干。根据茬口定植株距离大小。按
2.2
m
~
2.4
m
距离在线
绳上做好标记。选择
4
片
~
5
片圆叶,直径超过
25
cm
且叶色深绿、肥厚的壮苗,确保定植密度控制每
667
m
2
130
株左右。每穴定植
1
株。在田两头拉好绳固定好,在绳索有标记处插一根芦苇棒以便定植芡
实苗,保证定植苗株行距相等而且成行。
5.4.3
移栽
早茬选择晴天上午(有利芡苗存活),水深
15
cm
情况下,种苗根部应尽量保留泥土移栽定植,心
叶要高出淤泥,切不可把叶心埋入土下。在每一个芦苇棒标记处插一株芡实苗。在大田定植田头,多定
植一些芡苗,以备缺苗时补苗。
5.5
田间管理
5.5.1
水层管理
种苗移栽后,以浅水灌溉为主,田间水层保持在
15
cm
~
2
0c
m
。
如遇寒流时可适当加深水,寒流结
束后再排到适宜水层。
成活后水层加深至
2
0c
m
~
3
0c
m
, 旺盛生长期
至开花
结果
初
期, 水层加深至
5
0c
m
~
6
0c
m
。
开花结果后期
,水层
不低于
35c
m
。
5.5.2
查苗补苗
种苗移栽后,每天察看芡实苗是否漂浮移动。风大时可加水淹灌防芡实苗被风吹动而缺棵,
5d
~
6d
进行全田块巡察,发现死苗缺苗的立即补苗,确保大田不缺苗。
当叶心颜色变红、大叶枯黄时,表示本
苗已死亡,应立即拔除补苗,一般死苗在三天后即可发现。
5.5.3
肥料管理
30
d
后,当幼苗长到
2
片
~
3
片盾形叶时,在
准备起苗前
3
d
,每
667
m
2
撒施三元复合肥(氮磷钾
15/15/15
)
15
kg
起苗肥。在标记好的芦苇棒处挖槽施入菜籽饼做基肥,每穴
0.5
kg
左右,以保证芡
实果实质量和生长期肥力。
种苗移栽成活后每
667
m
2
施复合肥
25
kg
;
6
月下旬芡叶初封行时补施一次
复合肥,每
667
m
2
施
15
kg
,保证封行后肥力;
7
月下旬在第一次采摘后,每
667
m
2
施复合肥
10
kg
;第
三次采摘后喷施富含钾、锌、硼等微量元素液态肥。
肥料使用规则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5.5.4
人工除萍
芡实田间主要草害是浮萍,
巡田时注意浮萍,发现浮萍立即在下风口打捞,以防浮萍疯长。大田宜
采用人工除草和打捞绿丝浮萍,除草时应结合根际壅土进行。第一次除草在移栽后
15
d
~
20
d
,第二
次除草在移栽后
30
d
后
,
打捞水面浮萍,
收获前
20
d
,水面基本封死,浮萍杂草已没有空间生长,应
停止除草。也可
每
667
m
2
养殖
100
尾左右草鱼预防
浮萍。
6
病虫害防治
6.1
基本
要求
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叶瘤病、
炭疽病
;主要虫害有
福寿螺、食根金花
虫、
莲缢管蚜
DB3208-T 184-2022 芡实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淮安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7 17:30: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