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67.080.20 CCS B 31 DB3208 淮 安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8 /T 185 — 2022 芦笋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asparagus 2022 - 10 - 31 发布 2022 - 12 - 01 实施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8 /T 1 8 5 — 2 0 2 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 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淮安市农业农村局 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涟水县红窑镇延寿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涟水县技术监督情报服务所、涟水县农 业农村局、涟水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万春、郑标、陈欣、程志超、薛大忠、刘延鹏、桑晓娥、万海波、丁维东。 DB3208 /T 1 8 5 — 2 0 2 2 1 芦笋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芦笋设施栽培的 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和生产记 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淮安市范围内芦笋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93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芦笋设施栽培 f acility cultivation of asparagus 利用日光温室或薄膜覆盖的大棚种植芦笋。 4 产地环境 应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不与百合科作物连作,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规定。 5 品种选择 应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 嫩茎粗且匀称、头部鳞片紧密的芦笋品种, 淮安地区 宜 选用 格 兰德、 提卡 斯等品种。 发芽率不低于 85 % ,纯度不低于 96 % ,水分不高于 6 % ,净度不低于 99 % 。 6 育苗 6.1 育苗前准备 DB3208 /T 1 8 5 — 2 0 2 2 2 采用营养钵育苗宜选择直径 6 cm ~ 8 cm 的 塑料钵;采 用穴盘育苗,可选用规格为 32 孔或 50 孔的 穴盘。用稀释 100 倍的漂白粉溶液( 1 kg 漂白粉加 99 kg 水),浸泡 4 h ~ 10 h 对穴盘进行消毒,后 取出晾干备用。 6.2 用种量 用种量 50 g/667m 2 ~ 75 g/667m 2 。 6.3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 2 d 。用 75 %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浸泡 2 h ,种子冲洗后在 25 ℃~ 28 ℃ 水中浸泡 2 d ~ 3 d 。 每天换清水 2 次~ 3 次。 将吸足水分的种子捞出后, 用干净纱布包好, 放在 25 ℃~ 28 ℃环境中保湿催芽,在催芽期间每天用 25 ℃左右的温水冲洗 2 次, 70 % 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6.4 播种 6.4.1 营养钵播种 每钵播 1 粒种子,覆盖地膜或无纺布。使用地膜时,应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 且使用后应从土壤中清除。 6.4.2 穴盘播种 将种子点在压好穴的盘中,每穴 1 粒,避免漏播。将已播种的育苗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及时用清 水将苗盘浇透, 浇水时喷洒轻而匀, 防止将孔穴内的基质和种子冲出, 然后在苗床上平铺覆盖一层地膜。 6.5 苗床管理 出苗前床内温度白天控制在 25 ℃~ 30 ℃,晚上不低于 12 ℃,当 70% 幼苗出土时去除平铺地膜并 逐步通风炼苗,出苗后 15 d ~ 20 d 用 0.3% 尿素提苗。幼苗高 20 cm 左右时,逐渐加大通风量,以使幼 苗适应外界环境。及时补充水分。人工去除杂草,防治蚜虫。 苗龄 60 d ~ 80 d ,单株地上茎 3 根以上 即可定植。 7 定植 7.1 定植前准备 7.1.1 田块选择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前茬不宜选择葱蒜类、果园、桑园 等作物。 7.1.2 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应施足基肥,施腐熟有机肥 3000 kg/667m 2 ~ 4000 kg/667m 2 。 加 45% (氮、磷、钾各 15% ) 复合肥 50 kg 全田撒施 ,用大功率机械深耕 40cm ,整细耙平。按行距 1.5 m 左右,沿大棚方向开挖定 植沟 ,沟宽 40 cm ~ 50 cm ,深 30 cm ~ 40 cm , 挖沟时上、下土层分开 。 沟内施腐熟饼肥 80 kg/667 m 2 ~ 100 kg/667 m 2 ,与 上层熟土 混合 填入种植沟。 开好田间一套沟,做到三沟配套。 7.2 定植时间 DB3208 /T 1 8 5 — 2 0 2 2 3 定植时间为 5 月上中旬~ 6 月上中旬。 7.3 定植密度 按 行距 1 5 0 cm 左右 , 株距 25 cm ~ 30 cm 。 每 667m 2 定 植 15 00 株~ 2 000 株。 7.4 定植方法 定植 前 应 将苗按大小分级,壮苗和弱苗分开 定植 ,深度为 10 cm ~ 15 cm 。 定植时 将地下茎着生鳞 茎的一端顺沟朝同一方向栽植, 栽时贮藏根要伸展,移栽后浇透水。 幼苗抽生新茎后,分期逐步填平定 植沟,直至形成鱼脊状为止。 8 田间管理 8.1 定植后田间管理 8.1.1 查苗补缺 定植后 1 个月内要及时查苗补苗,发现死苗及时补栽。 8 .1.2 中耕除草培土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一般进行 3 次 ~ 4 次中耕除草, 同时做好培土, 分次逐步 培成底宽 5 0 cm ~ 60 cm , 面宽 30 cm ~ 45 cm ,高 25 cm ~ 30 cm 的高垄 。 8 .1.3 水分管理 芦笋小苗耐旱能力较弱,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浇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冬季封冻前浇越 冬水,以利芦笋安全越冬。 8.1.4 施肥 定植后 20 d 开始追肥,每 667 m 2 施尿素 20 kg ,以后隔 30 d 追施 1 次,每次每 667 m 2 施三元复合 肥 20 kg ,距植株两边 20 cm ~ 30 cm 开沟施入。或选用水溶肥通过滴灌进行少量多次施入。 8.1. 5 冬季清园 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及时清园。 8.2 采收期管理 8.2.1 提 前覆膜增温 在定植后第 2 年的 2 月中旬覆盖好棚膜,采用多层覆盖的可提前至 1 月中下旬。 覆膜前 进一步 清除 田间 的枯枝和杂草,中耕松土, 用 50% 多菌灵 500 倍对地面进行消毒。 每 667m 2 沟施有机肥 1500 kg , 45% 三元复合肥 30 kg 作为促芽肥 ,施肥后及时 浇水 。 8.2.2 覆膜后管理 主要是加强保温,保持棚内温度在 25 ℃左右,最低温度不低于 12 ℃。嫩芽出土后白天应注意通 风换气,使棚内温度不高于 25 ℃,同时揭掉中棚外覆盖物,增加透光性。 8.2.3 采收 DB3208 /T 1 8 5 — 2 0 2 2 4 当幼茎高度 达到 35 cm 左右时即 可采收,前期可隔天采收,随着生长加快应每天采收, 一般在上午 8:00 ~ 10:00 采收。采收前 10 d ~ 15 d 不得用药。采收时用刀从畦面下 2 cm 处割下。 采收后及时将芦 笋放在 2 ℃ ~ 8 ℃冷库中预冷,以降低其呼吸作用、延长货架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分级、包装、 销售。 8.2.4 选留母茎 春季芦笋采收 60 d 左右(第一年采收时间 50 d 左右)时停止采收,每穴选留直径 1.0 cm ~ 1.2 cm 且分布均匀、无病虫害、粗壮的幼茎 3 根 ~ 5 根,并打桩拉线防倒伏,及时追施 1 次接力肥, 每 667m 2 施复合肥 20 kg 。外界平均气温稳定在 22 ℃以上时,可撤去中棚,大棚顶膜要周年覆盖,夏季四周收 起,避雨防病害。留足母茎后可继续采收。 8 月中旬停止采收,拔秆清园,换留秋茎。 9 病虫害防治 9

pdf文档 DB3208-T 185-2022 芦笋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淮安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8-T 185-2022 芦笋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淮安市 第 1 页 DB3208-T 185-2022 芦笋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淮安市 第 2 页 DB3208-T 185-2022 芦笋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淮安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7 17:30: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